傈僳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少数民族傈僳族的习俗

僳僳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发源于青康藏高原北部,是中国、缅甸、印度和泰国的一个跨国性质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中心在中国原来的西康省(即现今云南省、四川省、西藏之间的州县)和古代云南腾越州的坎底地区、江心坡地区(即现今缅北克钦邦的葡萄县,为中国传统线和英国麦克马洪线东段之间的未定界领土于1960年归属缅甸邦联而设立的) 。

傈僳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少数民族傈僳族的习俗

文章插图
傈僳族有什么风俗习惯?中国少数民族傈僳族的来历习俗
僳僳族的历史由来
僳僳族渊源于南迁的古氏羌人,与彝族同属一个族源 。其族名称最早见于唐代著述 。唐代史籍称“栗粟两姓蛮”或“栗蛮”及“施蛮”、“顺蛮”,均属“乌蛮”,分布在今川、滇雅碧江、金沙江、澜沧江两岸等广阔地带;元明时多受丽江诸地纳西族封建领主等的统治 。16世纪中叶,因不堪纳西族木氏土司的奴役和战争的威胁,大批僳僳族在头人括木必帕的率领下,向滇西北怒江等地区迁徙 。在17-19世纪,该族人在起义失败后又曾多次迁徙,一部份进入缅甸;一些人迁到老掴、泰国等 。直至清代迁徙还在继续 。在历史进程中,僳僳族溶进了不少其它民族的血缘 。
【傈僳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少数民族傈僳族的习俗】僳僳族的食俗
僳僳族主要聚居在中国南部云南省 。绝大部分人居住在怒江两岸山上,粮食只能种在很陡的山坡上 。没有平坝,所以,很少有水田,只有在怒江两边稍平的地方才能开梯田,种植水稻 。山地只适合栽种苞谷、荞麦以及少量的鸡脚稗 。
正因为这种地理条件,水稻产量极低,成本也很高,一般家庭很少吃上大米 。即使家庭生活比较富裕的人家,也只是逢年过节、或者招待客人时才能吃上一点 。
少数居住在河谷地区的则以大米为主食,以苞谷、洋芋一类杂粮为辅 。芋头是僳僳族人比较喜欢吃的一种食物,又加上可以兼作粮食,所以,家家户户都栽种芋头 。
僳僳族普遍日食三餐 。仍然习惯于饭菜一锅煮的烹制方法,即在做饭时,先把米放入锅内熬煮,中间更换两次水,待米快熟时,放进青菜、白菜直至菜烂 。平时很少单做菜,饭菜合一的粥煮熟后,全家围着火塘就餐 。用作煮粥的米通常有玉米和荞麦 。因大米种植较少,只有在节日或接待客人时才用大米做粥 。
居住在丽江的僳僳族喜食阴玉米饭,所谓阴玉米是指秋天刚熟的玉米包,去包叶后放入沸水中煮一下,然后阴干储存 。食用时将玉米粒搓下,用木难舂去表皮,加上四季豆、猪头或猪排微火煮食,作为佳馔 。大部分僳僳族都喜食玉米爆成的玉米花 。
僳僳族的肉食来源有家庭饲养的猪、牛、羊、鸡肉和捕猎的麂子、岩羊、山驴、野牛、野兔、野鸡和河里的鱼,肉类的食用方法大都采用把肉抹上盐,放入火塘中烧烤后食用 。
烧烤肉食品是僳僳族人传统的吃法 。不论是猪肉、牛肉和小鸡、鱼类都能烧食 。这种吃法味道鲜美香脆 。这是由于这个民族长期以狩猎、采掘为生形成的饮食特点 。但是僳僳族不吃水牛、狗、猫、马肉 。
常见的蔬菜有青菜、白菜、萝卜、芋头和各种瓜菜、薯类,辅以橘子、桃、梨、等多种水果 。因当地盛产漆油,所有菜肴均用漆油烹制 。如漆油炒鸡、漆油炖鸡、漆油煮甜酒蛋等 。漆油煮甜酒被认为是产妇补虚的上等食品 。
僳僳族家家都养蜂,少则4、5群,多则十几群,每年秋季,家家都酿酒,所用原料除玉米、高梁外,还喜用稗子,并以稗子酒最好 。酿酒时,先将原料捣碎,蒸煮后放酒药装坛封存,10天后即可启封冲饮,度数不高,淡而醇,有解渴提神之功效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