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饮食养生指要 道教饮食养生思想论文

道家思想流派和中国饮食文化的关系?中国食疗文化 , 以饮食治疗疾病为目的 , 与中医传统文化融为一体 , 是渊源流长、丰富多彩的的中国饮食文化的特殊的组成部分 。而道家文化以求得健康长寿为宗旨 , 对中国食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
一、“药食同源”是食疗文化产生的基础
“药食同源”是中国食疗文化形成的基础 。这一理论认为: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 , 食物和药物一样同样能够防治疾病 。在古代原始社会中 , 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种食物和药物的性味和功效 , 认识到许多食物可以药用 , 许多药物也可以食用 , 两者之间很难严格区分 。《黄帝内经》言“大毒治病 , 十去其六;常毒治病 , 十去其七;小毒治病 , 十去其八;无毒治病 , 十去其九;谷肉果菜 , 食养尽之 , 无使过之 , 伤其正也” , 这可称为最早的食疗原则 。唐朝时期的《黄帝内经太素》一书中写道:“空腹食之为食物 , 患者食之为药物” , 反映出“药食同源”的思想 。
道教产生后 , 许多道士兼通医学 , 被称作“道医” 。他们认为将“食疗”与“药疗”相结合才是上工之术 , 主张把饮食养生引进治病养生的领域 , 将“食治”放在医治疾病的重要位置 。其中不乏名家 , 大家 。例如庄子、孙思邈、葛洪等等 。孙思邈在《千金翼方?养性?养老大例》论述了154种食疗食物的内容 , 其中包括食物性能、食用价值、医疗效能等方面 , 认为:“君夫有疾 , 期先命食以疗之 , 食疗不愈 , 然后用药 , 故孝子须深知食药二性” 。食治重于药治的思想渗透其中 。
【道教饮食养生指要道教饮食养生思想论文】二、食疗与天人合一
道家饮食文化中始终贯穿着“人与天地参”的理论 , 讲求“天人合一” 。孙思邈的“不知食宜者 , 不足以生存”的观念 , 强调的就是“知食宜” 。所谓“知食宜”就是要顺应季节的变化、环境的不同、体质的差异以及疾病的属性 , 而实施“食养”或“食治”的规律 。这种“天人合一”的饮食观与中医因人、因时、因地的治疗原则是一致的 。
“知食宜”就是要懂得施以食疗时适宜的气候、适宜的环境、适宜的体质、适宜的时间、适宜的配伍等等 , 顺应自然 , 遵循规律 。孙思邈《摄生消息论》对四季饮食养生有精辟的论述 , 认为“当春之时 , 食味宜减酸益甘 , 以养脾气 。。。当夏饮食之味 , 宜减苦增辛 , 以养肺心气 。。。当秋之时 , 饮食之味 , 宜减辛增酸 , 以养肝气 。。。冬月肾水味咸 , 恐水克火 , 心受病尔 , 故宜养心” 。将四季变化与人体五脏相对应的养生观 , 符合中医理论“四时五脏阴阳”的“藏象学说” 。后世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四季五补”的治疗原则 , 即春季升补 , 
夏季清补 , 长夏淡补 , 秋季平补 , 冬季温补的原则 。“知食宜”之环境的认识 , 主要认为是地理环境 。不同的生活地区 , 饮食调理的方法也相应不同 , 气候干燥的西北平原 , 应该多吃柔润的食物;气候潮湿的东南山区 , 则应多吃辛辣食物 。只有因地施膳 , 才能祛病延年 。在“食治”的实践中 , 要懂得不同的地理环境易患的疾病 , 正确的辨因施食 , 才能取得好的疗效 。道医认为 , 不同的体质对食物的调理也有不同的要求 , 如体胖者远肥腻 , 多清淡;体瘦者远香燥 , 多滋阴生津 。阳盛实热之人 , 宜清热泻火之饮食 , 阳虚有寒之人 , 宜温热养阳之饮食 。对患有疾病的人 , 则根据病症的寒热虚实、阴阳偏盛 , 结合食物的五味、四气、升降浮沉及归经等特性来加以确定 。“知食宜”之季节、“知食宜”之环境、“知食宜”之体质体现了道家饮食“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观念 , 至今对现代食疗科学的研究和发展仍有现实意义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