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避免五大养生误区


立秋后避免五大养生误区

文章插图
立秋后避免五大养生误区     秋季,是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多发期,如何保护身体健康成了养生爱好者关注的话题 。 在这里,提醒大家立秋后要避免以下五大养生误区 。       “春捂秋冻”不分老幼       “贴秋膘”不分胖瘦防止秋燥只喝白开水大量运动无顾忌降温长期用空调       误区一       正解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一条保健防病的谚语,需因人而异,老年人、儿童、心脑血管病患者、慢性肾病、胃病患者不宜“冻”,健康人群也一定要注意“冻”得适度 。       详解  初秋时节,气温开始下降,却并不寒冷,这时是“秋冻”的最佳时期,适合耐寒锻炼,增强机体适应寒冷气候的能力和抗病力 。 而对于抵抗能力较弱的老年人、儿童,以及本身有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人群,由于自身调节能力相对较差,遇冷抵抗能力下降、御寒能力较弱,身体易发生不良反应,甚至诱发宿疾,因此此类人群应注意气温变化而适当增减衣服,且不过早穿得太厚实,适度即可 。       误区二       “贴秋膘”不分胖瘦       正解  “贴秋膘”以备过冬御寒之用,已不适合当代人的饮食结构,乱“贴”会适得其反,建议在“贴秋膘”前听从医生建议 。       详解  民间素有“贴秋膘”的说法,其原因是在炎热的夏季,食欲欠佳食量少、能量消耗大,到了秋天天气凉爽,就希望多吃点“好东西”补身体 。 从健康角度而言,现代人的饮食结构不同于古人,日常饮食已经可以保障我们摄入足够的脂肪、蛋白质和营养 。 因此,“贴秋膘”一定要因人而异、因人而补 。 对于体重属于超重肥胖的,肥甘厚腻之品要少吃,不仅不能“贴秋膘”,反倒要注意减肥控制体重 。 对于体重偏低的,可在医生指导下或者调理脾胃后适当进补 。 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压、胃肠疾病等人群不宜“贴秋膘”,如果确有气血亏虚的现象,也应该以五谷为主、五畜为辅,慢慢调理,从而达到健康状态 。       误区三       防止秋燥只喝白开水       正解  应对“秋燥”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喝水” 。 其实只喝白开水也不好,大量喝水会冲淡胃液,打乱体内的电解质平衡 。       详解  秋季的气候特点是干燥,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现象 。 为了健康,推荐每天多饮水,但在不口渴的情况下,一次性饮用大量的水,会给肾脏带来负担 。 我国古代医学家千百年前就总结出了良方:“朝朝盐水,晚晚蜜汤 。 ”白天喝点淡盐水,能让体内水分不轻易流失且能维持身体的盐分平衡;而夜晚喝蜂蜜水又起到润肺养肺、润肠通便的作用 。 为了防止秋燥,饮食宜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 。 还可适当多吃些辛味、酸味、甘润或具有降肺气功效的水果蔬菜,如白萝卜、胡萝卜等 。 为防止皮肤干裂,洗澡时间不宜太长,水温以24℃~29℃为宜,浴后抹护肤品滋润皮肤 。       误区四       大量运动无顾忌       正解  秋天人体的精气都处于收敛内养阶段,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不宜大量运动,运动量应由小到大,循序渐进 。 锻炼时以身体有些发热、微微出汗,锻炼后感到轻松舒适为标准 。       详解  有些人觉得运动量大,身体才能练好,其实不然 。 立秋后湿热仍没有完全消退,在这个时节进行健身锻炼应避免运动量过大、活动过于剧烈 。 尤其是中老年人更要悠着点 。 在相同的环境和运动强度下,中老年人的承受能力要低于年轻人,受伤、心脑血管意外等发生的几率要远远大于年轻人 。 所以体力消耗过大的运动项目不适合中老年人,宜选择游泳、太极拳、八段锦等比较轻缓的运动 。 最好选择早晚进行锻炼,注意运动前要有5~10分钟的暖身运动,运动后也要有数分钟的缓和运动 。       误区五       降温长期用空调       正解  夏末初秋,天气还比较热,有些地区还会使用空调,但早晚较凉,长时间用空调很容易出现腹痛、吐泻、伤风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