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受大公主暗中照顾最多的,是光绪帝宠爱的珍妃 。珍妃跟慈禧太后有很深的矛盾 。除了光绪帝,没有人敢对珍妃好 。只有大公主暗中关照她 。珍妃也经常向大公主哭诉,说万一有什么大变故,请大公主一定要相救 。到了八国联军攻入京城时,慈禧携光绪西逃,临走时,命太监将珍妃推入故宫的井中 。此时,大公主早已出宫避难 。大公主后来回宫,得知珍妃已死,非常难过,经常对人说:“我对不起珍儿(吾负珍儿) 。”
光绪帝驾崩,慈禧太后也驾崩 。前后只差一天 。大公主哭着去吊唁,看见的景象让她又悲又气,她平生都没有发过这么大的脾气 。
皇帝和太后的尸体一左一右,停在床板上,还未装殓 。床板前各有两只蜡烛,也只有两只蜡烛,像鬼火一样闪着,满眼鬼气森森,一进去,就像进了鬼屋一样令人胆寒 。屋子里竟然没有一个人,那些王宫大臣们都在忙着立嗣的事,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太监们一片慌乱一通瞎忙,但不知丧葬礼仪又没有主心骨,不知道该听谁的,该忙些什么 。
大公主找来太监管事的,训斥他们道:“你们这些人简直没有体统!皇帝太后死了,连一个人手都找不到!今天的事情,如果我不出面,还有谁能出面呢?!”
她立刻驱车去找溥仪的父亲,一进门就勃然大怒,高声叱责他:“今天你大喜了!你儿子做皇帝了!你做摄政王了!两宫太后对你不好么?现在帝后死了,大丧在即,你倒很悠闲淡漠,在家也坐得住!”
摄政王很是害怕,赶紧召集王公大臣,商议成立“治丧委员会” 。人手稍稍齐了一些,大公主就开始布置任务,调动人员,安排各种礼仪 。一直到下葬,宫内都是井然有序的 。皇后怯懦不谙事体,摄政王散淡撒手不管,皇帝只有三岁,什么也指望不上 。大臣太监各怀心思,要不是大公主出面,利索强干地安排一切,简直连丧礼都乱七八糟不成样子 。
慈禧的这位养女,果然没有收养错 。
就连国外的公使夫人,也说大公主是满清妇女中第一流的人物 。有德行有威仪有修养,善言词善应酬善书画,外表又那么沉静不事张扬 。可惜的是没有念过什么书,如果能像德龄公主那样到国外游历一下,看一看天下大势,还不知是什么样拔萃的人物呢!
其实,大公主是懂一些外语的,眼界并不那么狭窄,她已经在尽力量了解世界 。德龄公主(其实她并非真正的公主)自小跟随父亲在国外生活 。回国后,慈禧太后留她在清宫住了二年 。德龄不知清宫繁琐而要命的礼仪,又摸不透慈禧的脾气 。大公主少不了教她,教她怎样行走坐卧,怎样跟慈禧说话 。德龄和大公主的关系也很亲近,不仅做慈禧的外文翻译,也做起大公主的外文老师 。大公主当时年龄不小了,还努力地学习外语,她的外语当然不如德龄,不过用来跟国外的公使夫人做日常礼仪式的交际,还是绰绰有余的 。
民国建立之后,大公主深居简出,但并未在社交场合消失 。尤其是在大清遗老的心中,她还是大公主,地位没有丝毫改变 。
辽金皇族后裔完颜佐贤曾经亲见大公主,并十分详尽地记录在《康乾遗俗轶事饰物考》中:
“民国初年,蒙古科尔沁亲王贡桑诺尔布元配王福晋爱新觉罗氏,系清肃清王善耆之妹,做四十正寿,在什刹海会贤堂饭店设宴,唱戏,招待亲友 。演唱者有梅兰芳、杨小楼、余叔岩、姜妙香、萧长华、金秀山、裘桂仙、程继先等 。排场之大,布置之周,为当时稀见堂会 。满蒙汉王公、贝勒、贝子大臣云集,民国达官显宦毕至 。席面是燕翅席带烧烤,可称盛馔 。各宅宝眷扶老携幼同往拜寿,济济一堂,诚属盛况 。
相关经验推荐
- 甘肃的陇南官鹅沟中国哪些城市好玩
- 详细揭秘大将军卫青 中国骑兵天才将领
- 中国面积最大的省份是哪一个
- 虎跑泉的来历
- 口若悬河
- 薄皇后 历史上第一位被废黜的皇后为何是她?
- 揭秘中国古代的七大毒药 只需一滴便可要人命
- 中国古代第一个通过改变容貌而当上皇后的女人
- 中国历代帝王反贪力度仅次于朱元璋皇帝是谁?
- 早餐:豆浆、油条全中国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