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困于神坛( 四 )


这些成本层层摊销下去 , 有多少能像政府承诺的那样惠及本地居民呢?
同样以这次东京奥运会为例 , 在日本地震和核泄漏事故的阴影之下 , 本届奥运会打出了灾后重建、城市复兴的宣传口号 。 在日本奥组委官网上 , 本届奥运会直接改名为“重建的奥运” , 奥运火炬还被命名为“复兴之火” 。
尽管口号响亮 , 但对于灾后重建的积极意义恐怕也就止步于此了 。
去年《日本时报》一则报道指出 , 由于东京奥运场馆和奥运村建设需求量大 , 东北地震灾区不少重建工程陷入了建材资源和人力资源的短缺 , 让本就缓慢的重建工程一度停滞 。 而不少针对灾民的补助项目都会在2021年3月宣告结束 。
“我真的希望奥运火炬能经过双叶 , 让全世界看到我们家乡的真实情况 。 双叶还远远没有恢复……花费在奥运会上的经费本应该投入真正的重建 。 ”在美联社去年一则采访中 , 福岛县双叶町居民吉田俊秀如是说 。
按照原计划 , 东京奥运火炬的国内传递本来应该从福岛开始 , 但因为核泄漏 , 居民被迫移居到东京附近 。
潜在的净效益被侵蚀 , 让奥运会变成了一场纯粹“秀肌肉”的面子游戏 。 而公共参与和私营部门混淆不清、居民权益和资本之间的严重失衡 , 又在一步步将奥运会袪魅 , 变成一个完全被商业利益全盘统治的大型赛事 。
奥运会不再是一场精明的买卖 。 没钱 , 上帝也办不好奥运 。 留下的“白象”不仅需要足够的市场和经济体量去消化 。 一旦失败 , 还需要赌上国运 。
当然承办国完全可以大公无私地说一句 , 自己是为了“和平”与“友谊” 。 但从两次世界大战的奥运停办 , 到冷战期间美苏两国的相互抵制 , 再到雅典乃至整个希腊武装到牙齿的保卫措施 , 一切是否又真的完全遵循了奥林匹克原则 , 令人质疑 。


奥运会应该继续呆在神坛吗?
2016年 , 里约办了一场“非典型”奥运会 。 巴西在举办奥运会时 , 经济状况和申奥时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 里约无奈地向世人呈现了一种可能性:原来奥运会也可以办得这么随意 。
白岩松曾经这样评价里约奥运会:“奥运会只有少数国家和城市才能办得好 , 因此很难让很多的城市都拥有办奥运会的资格 。 但是里约奥运会这样接地气 , 会让更多的城市感觉我也可以办奥运 , 这将使奥运会变得可持续发展……”
白岩松的话里或许带有一些冷嘲热讽 , 但却提出了一个真问题 。 奥运会在一个极高的基础上 , 不断加码 , 让这场全世界人民欢聚的赛事变成少数国家才玩得起的资本局 。 而捉襟见肘的巴西政府 , 反而于无意间让奥运会恢复了一次聚会的本来面目 。
这一次东京奥运会 , 日本又在重现当年“里约式幽默” 。 但无论是奥运村的纸床 , 还是全程饮食开“福岛盲盒” , 都让人不太能笑出来 。
这是一次被逼上梁山的赛事 , 它所呈现的丑态背后 , 有参赛者背负的风险 , 有日本国民的牺牲 , 有日本赌上的国运 。 但最终为其买单的 , 却是日渐沦丧的奥林匹克精神 。
奥运会困于神坛
文章图片
当然 , 日本不是唯一的“凶手” , 也极有可能不会是最后的 “凶手”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