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作为企业家的马云?


如何评价作为企业家的马云?

文章插图

如何评价作为企业家的马云?

文章插图

如何评价作为企业家的马云?

文章插图


如何评价作为企业家的马云?

文章插图


如何评价作为企业家的马云?

文章插图


撰文|尹生
来源|尹生价值观
2006年,我曾为了一篇文章三次采访马云 。那时的马云,意气风发:阿里巴巴已经打赢了同eBay之间的战争,从而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B2B和C2C电商平台之一,更重要的是,这一成功为它赢得了国际关注和认可,使其得以和雅虎结盟 。对于后者,马云尤其在意 。他取阿里巴巴这个名字就是为了方便国际化,而针对全球化战略布局的跨国并购整合又是必修课 。

但也不乏愁绪 。快速搞定雅虎中国业务、让其走上正轨这一联盟前想当然的最基本目标,事后被证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借机“解剖一家国际公司的中国分部”以了解跨国运营的目标,很可能也只是天真的一厢情愿 , 至于拿到雅虎的搜索技术,以及借助雅虎的资源对接国际化,估计也大部分落空,因为雅虎自身很快都被证明走上了衰落的轨道 。
马云自己是这样评价这一年的:“这一年是我最艰难的一年,它对我和阿里巴巴命运的影响,可能要5年以后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做出评价” 。如今十几年已经过去,再回看这一年 , 它在马云和阿里巴巴的历史上,的确具有特殊的意义 。
首先他无疑是马云创业以来的第一个重大的高光时刻,作为一个一度被人认为是满嘴跑火车、甚至有些狂妄的创业者,在创业不到十年后,他吹过的那些牛皮现在不再那么虚无缥缈,比如打造一家“存续102年”、“世界最好”的公司,“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
如何评价作为企业家的马云?

文章插图


但同时 , 阴影也出现在阿里的上空 。由于雅虎获得了阿里40%的股份,加上软银30%的股份 , 马云和员工等国内持股已经降到30% , 尽管他们通过复杂的结构仍然掌控着公司的命运,但通常在类似处境下,控制权无论如何都会被置于重要甚至优先的位置 , 这很可能会使公司创始人选择从创业初期的分析-机会驱动模式和锐意进取,转向守成期的防御-资源主导模式 。
在我采访过的企业家中,马云是最特立独行的一位 。在中国早期成功的互联网创业者中,他可能是极少数(如果不是唯一的话)没有技术或产品背景的,但可能正是这种背景,让他没有沉溺于技术或产品参数,而是像那些通常最成功的传统企业家那样,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围绕这一使命感进行天马行空的创新和资源整合,以实现长期和短期目标 , 换句话说,他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前景的重视要远远超过技术本身 。
原eBay中国CEO吴世雄曾评价阿里是“我所面对的是一个思想极其本土化、善于学习模仿,而且战略也非常具有弹性的竞争对手” 。比如,在与eBay的竞争中,马云通过支付宝创造性地在买卖双方之间建立了一个资金的安全阀,从而打消了用户的顾虑,这成为创新精神在互联网领域的经典案例之一 。
某种程度上,正是这种特质,让他在数十万个电商创业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最终的赢家——在供应链极为分散和欠发展的背景下,他通过放眼长远而不是盯着短期盈利,以及寻找符合商业现实的创新机会,比如免费承诺、推出支付宝以及及时从C2C向B2C的转型,激发了海量商家的创业和创新精神,成功搭建了一个网络效应快速积累的交易平台 , 汇聚了最多的用户和商户,从而冲破了阻碍电商发展的各种瓶颈,加快了中国电商的发展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