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最好地块建回迁房:广州探索旧城改造民生新路径


拿出最好地块建回迁房:广州探索旧城改造民生新路径

文章插图

拿出最好地块建回迁房:广州探索旧城改造民生新路径

文章插图

拿出最好地块建回迁房:广州探索旧城改造民生新路径

文章插图

鱼珠旧城项目临时安置区挂起了红灯笼,年味十足 。曾冬梅/摄

今年的工作是继续建、继续拆,完善手续,一步都不能停,居民们都盼着呢 。
中房报采访人员 曾冬梅 广州报道
行花街、游庙会、看展演……这个春节,广州人熟悉的年味又回来了 。在鱼珠旧城改造项目的临时安置区内 , 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广州科学城集团下属科城鱼珠公司的几位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安全巡查 , 保障居民们安安心心、平稳过大年 。
周叔是鱼珠旧城改造项目三期安置房首位住户,刚搬进来1个多月,他的窗外是平整完毕的回迁房建设工地 , 几台大型设备已经进场 。项目负责人跟周叔开玩笑说:“以后您这里的施工噪音可不?。?请多担待”,周叔满不在乎地答道:“不怕,能亲眼看着房子一天天建起来我开心 。”
与开发商主导的旧村改造不同,由国企实施改造的鱼珠旧城项目是一个坚持公共利益、公共配套优先、最大限度“让利于民”的民生工程,整个项目地块最好的位置留给了回迁房,在不远的将来这里将建起3栋南向望江的高楼,供鱼珠居民原址回迁 。
作为广州市“三旧”改造政策实施后首个获批的旧城改造项目,启动改造10多年来,鱼珠旧城项目步履艰辛 。广州黄埔区区属国企——科学城投资集团于2021年4月接过了破局的重任 , 成立了科城鱼珠公司,希望尽快完成改造 , 早日让居民回迁上楼 。该公司进驻以来,项目的拆迁进度明显提升 , 现已为回迁安置住宅建设腾出空地,望江高楼即将“拔地而起” 。
上述项目负责人表示,目前项目改造仍面临不少难题,需要各方合力突破,但相信这些努力不会白费,探索出新模式、新路径有望为广州更好地推进旧城改造提供借鉴 。
百年古墟的改造难题
鱼珠旧城项目位于广州市黄埔临港经济区核心起步区,地理位置颇为优越 。
清末年间,这里曾是一处繁华墟市 , 前海后田,人们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趁墟购物,川流不息,享有旧时羊城八景之一“东海鱼珠”之盛名 。随着时代的发展,鱼珠墟市渐渐没落,留下的低矮建筑也在岁月的侵袭下露出了衰老、沧桑的面容 。旧城内的1040户居民备受公共配套设施缺乏的困扰 , 年久失修的危房也不断出现 。
鱼珠旧城历史上饱受内涝折磨 。相关资料显示 , 受珠江大洪潮或极端暴雨天气的影响,地势低洼的鱼珠旧城每年要“水浸街”5次之多 。2018年超级台风“山竹”的降临,使得鱼珠旧城内涝最严重的片区积水深度达到160厘米左右,几乎与成年人身高平齐 。
1999年 , 政府组织采取临时治理办法,在鱼珠内街建设水闸和水泵,供内涝时抽水外排 , 暂时缓解水浸 。但打补丁式的临时措施无法根治水患顽疾,要彻底解决“水浸街”的百年历史难题,唯有进行整体改造,重建排水系统 。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到2007年,鱼珠旧城4次被列入危破房连片改造和新社区建设计划,但都未能如期启动 。直到2009年,广州市实施“三旧”改造政策后,鱼珠旧城改造工作才重新被提上日程 。居民的改造意愿很强烈,2011年中旬,同意改造的户数已占征询总户数的98.35%;2013年12月 , 项目的改造方案获广州市政府批复同意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