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重要基础理论:十二因缘出处


佛教重要基础理论:十二因缘出处

文章插图
佛教文化中有这么一个很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又被称为是十二缘起支 。在佛教中,十二因缘这样一个因果关系达到超自然的 , 向往解脱生死心灵寄托 。那么十二因缘出处是哪里,一起往下看看 。
据长阿含卷十大缘方便经载,缘痴有行,缘行有识 , 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六入,缘六入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等∮杏校涤杏猩?,缘生有老、死、忧、悲、苦恼大患所集,是为此大苦因缘 。
即此十二支中,各前者为后者生起之因,前者若灭,后者亦灭 , 故经中以(大一·六七上)‘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中略)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之语,说明其相依相待之关系 。即一切事物皆具有相依性,皆由因、缘所成立,故说无常、苦、无我 。
在阿含经典中,除十二缘起说之外,另有十支、九支、八支、七支等缘起说,广义而言,彼等皆含摄于十二缘起说中 。又杂阿含经卷十二谓 , 缘起法乃永恒不变之真理,佛观察此真理而开悟,并为众生开示此法 。又若自有情生存之价值与意义方面观察十二缘起之意义,则指人类生存之苦恼如何成立(流转门),又如何灭除苦恼而至证悟(还灭门) 。
即有情之生存(有)乃由识(精神之主体)之活动开始,识之活动成为生活经验(行) , 复由活动之蓄积形成识之内容 。然识之活动乃识透过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意六处)接触认识之对象(即一切心、物[名色]),此系主观上感受之事 。凡夫之识以无明(对佛教真理无自觉)为内相,以渴爱(求无厌之我欲)为外相 , 渴爱即识之根本相,且发展而取一切为我,成为我执(?。? ,故由此染污识之活动所薰习之识 , 必应经验生、老、死等所代表之人间苦、无常苦 。反之,圣者因灭无明及渴爱 , 故人间苦亦灭 。
在《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中,普光正见如来对颠倒女人宣说了十二因缘:
(1)无明:就是不明,乃一切烦恼的总称 。于缘起性空无所明了 , 因而妄生一切执着,此谓无明;
(2)行:造作义,指一切行为,即依无明所造的善恶业;
(3)识:业识,此识随业受报,为过去业力所驱,挟持所造善恶种子而来投胎;
(4)名色:名指心识 , 色指形体 。由于一念爱染投入母体为名,成胎后为色 。所谓心物和合而成胎,胎相初成叫做名色 。
(5)六入:即六根 。在母胎十个月的中间 , 由名色渐渐成长到六根完备,于出胎后对六尘境有互相涉入的作用 , 故名六入;
(6)触:即接触 。根、尘和合而成触 。指出胎后六根与一切外境之接触;
(7)受:即领受 。根境相对于违顺二种境界上,生起苦乐二种感觉谓之受,此即为对境所起的一种情绪;
(8)爱:即贪爱 。对于五尘欲境 , 心生贪着,此即为对境所起的一种贪染心;
(9)?。杭赐 。?追取 。遇喜欢之乐境则念念贪求,必尽心竭力以求得之而后已,遇所憎之苦境则念念厌离,必千方百计以图舍之而后已,此即为爱染欲境的一种趋求 。
(10)有:即业 。即有因有果,由前际因(爱?。?nbsp;, 生后际果(生老死),业力牵引,因果不亡 , 遂演成三界轮回的事实来 。此为所作业力感报的一种规定;
(11)生:即受生 。以现在所作之业为因,依因感果,必招来世受生,此即为未来受报的一种活动;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