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放生 , 早在鲁国时期,中国汉地即有在特殊日子放生的说法,但持续、广泛的放生习俗的形成 , 还是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后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到佛教放生中具体了解关于放生的历史吧 。
放生习俗的渊源
先秦时期,孔子以舜为好尘榜样,强调环境保护;孟子则强调恻隐之心 , 并以仁义思想启发梁惠王,《吕氏春秋·异用》、《列子·说符》等已经开创戒杀放尘的风气 。佛教传入汉地后 , 昙无谶译《金光明最胜王经·流水长者子品》为佛教放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
商汤之所以讨伐成功,除了擅用万物之外,更懂得珍惜生灵,不让一切生命被赶尽杀绝,其治国所行仁爱之风,山“成汤解网”事迹可见一斑 。《吕氏春秋·异用》记载:
汤见祝网者,置四面 , 其祝曰:“从天坠者 , 从地出者,从四方来者,皆离吾网 。”汤曰:“嘻!尽之矣 。非桀其孰为此也?”汤收其三面,置其一面,更教祝曰:“昔蛛蝥作网罟,今之人学纡 。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其犯命者 。”汉南之国闻之曰:“汤之德及禽兽矣 。”四十国归之 。人置四面,未必得鸟;汤去其三面,置其一面,以网其四十国,非徒网鸟也 。’
【大慈大悲,佛教放生历史介绍】成汤仁民爱物,强调放尘为上合天心,下顺民意,仁君不忍见猎人四面布网 , 有违上天好生之德,于是去除三面,仅存一面:并更改祝祷词,化杀戾气为和祥之气,表现了统治者若行放生将比杀尘较易获得民心 。
“成汤解网”对后世影响很大,明代莲池《戒杀放尘文》仍然引用其故事 。《列子·说符篇》记载了“周简子正旦放生”的故事:
邯郸之民 , 以正月元旦献鸠于简子 。简子大悦,厚赏之 。客问其故 。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 。”客曰:“民知君之欲放之,竞而捕之,死者众矣 。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 。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 。”简子曰:“然 。”’由此可知,邯郸在春秋时代已经出现专门捕鱼鸟以供放生的风俗 , 但是民间放生主要是表示对生灵的恩惠,先捕生灵然后再放之,则功过难以相抵 。当时,周简子听众门客劝导,将“捕物放生”的作法改为“禁民捕捉”,这是中国禁止屠钓的早期记载 。
宋以前的放生活动
南北朝以来,放尘习俗逐渐流行 。北魏献文帝下敕 , 勿用牲畜祭祀天地宗社,每年活七万五千牲畜的性命 。北齐文宣帝实践佛教的慈悲教法,积极断绝肉食 。天保七年(556)五月 , 文宣帝认为肉食是违反慈悲,故不食肉 。天保八年(557)四月庚午颁诏禁取虾、蟹、蛤、蚬等 , 只准捕鱼;同月乙酉,不论公私禁绝以鹰、鵄猎狩 。天保九年(558)二月下诏,限令在阴历十一月和一月准许烧野,此外一律不准用火 。
梁武帝撰写《断酒肉文》,下敕以蔬果为宗庙祭祀用品 。而且,梁武帝造十三无尽藏,实践放生与布施二科 。萧子显《御讲摩诃般若经序》说:别敕至到张文体,日往屠肆命切鼎俎,即时救赎济免亿数,以此为常 。文休者先为运吏,辄散运米与贫民,应入大辟,上愍其一分,恻然不许 。非唯赦其重奉,乃加以至到之目,既非凭暖之市义 , 又无汲黯之请罪 。人微宥重,过于昔时 。文休既荷嘉贷 , 未尝暂怠,日中或不得食,而足不得息,周遍京邑 , 行步如飞,击鼓扬幢,负担驰逐,家禽野兽殚,四生之品,无不放舍焉 。是时朝臣至于民庶,并各随喜 。
相关经验推荐
- 佛教中不得不知的六大礼仪,你知道哪些?
- 藏传佛教信仰:转经筒的意义和作用
- 大乘佛教净宗介绍,在大乘佛教中的地位
- 博爱广度,春秋战国时期佛教放生的渊源
- 为天下苍生祈福,放生的意义
- 放生鱼苗的意义放生鱼苗的功德
- 居士放生流程与普通人的区别
- 佛教经典经书之一:圆觉经多少字
- 佛教打坐的正确方法更利于冥想修行
- 佛教常识讲解:佛教加持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