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联想之争,穿过舆论旋涡的财报真相( 三 )



在本期视频中 , 司马南还提出联想集团发展30多年 , 净资产值仅有234.5亿元(我查证了联想财报 , 确切的说应该是237.26亿元 , 出入不大 , 此处不算错) , 然后以此与杨元庆的个人资产100亿元相比 。 很显然 , 这种比较没有意义 。 因为数据口径不一 , 前者是指的帐面净值 , 而后者指的是股票市值 。 这大概是司马南有意蒙蔽吃瓜群众不明白这二者间的差异 。 用“驴头”来对“马嘴” 。 如果司马南先生真是这样想的 , 那显然是有点不应该了 。 严格的说 , 联想帐面净资产237.26亿元的当前市值是922亿元 。 正确的比法是用922亿比100亿 , 不应该为了夸大其辞而混淆帐面净值与市值的差异 。 此为第八错 。
当然 , 司马南在本期视频中还提出了“穷庙富方丈”的问题 , 这个问题很尖锐 , 也很具有普遍性 。 如果说股东利益有损害 , 它所损害的显然不只是中科院的利益 , 更不是其他个别股东的利益 , 而是所有股东的利益 。 这是带有普遍性的公司治理障碍方面的法律问题 , 其中并不涉及会计专业知识 , 在此不予置评 。
司马南第三问:联想是中国公司、外国公司 , 还是全球化公司?政府采购是否有信息安全之虞?
很显然 , 这个问题并不是完全的会计问题 。 判断一家公司的身份或血统 , 要远比判断一个人类更困难 。 判断一个人类是哪个种族 , 也许基因检测就可以帮上忙 。 但判断一家公司是什么种性?基因检测是没有用的 。 从财报角度来分析 , 联想诞生于中国北京 , 源于中科院计算所 , 据此 , 应该认定它是一家中国公司 。 虽然历经股权改制、上市、购并的各种演变 , 中科院仍然是它的大股东 , 所以应该认定它仍然是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中国企业 。 但由于它的经营遍布全球 , 所以 , 说它是一家全球化的公司也没有错 。 判断联想全球化的程度 , 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分析它的收入构成 。 如果绝大部分的收入源自海外 , 那么 , 它就是一家国际化很高或全球化的公司 , 如果是本土收入占了大头 , 那么 , 它就是一家中国本土的公司 。

由上图可知 , 大中华区对联想集团收入的贡献目前已降至23.47% , 绝大部分的收入由海外贡献 , 所以 , 联想早已成长为一家全球化的公司 。 对于一家全球化的公司 , 全球化经营需要全球化人才 , 27名高管团队中有14名是外国人 , 似乎也很正常 。 这只能说明联想的文化具有很大的包容性 , 而不能说明其他 。
记得在本世纪初期 , 作者曾与柳传志先生有过一面之缘 。 柳先生当时鼓吹高科技、国际化和服务的联想 。 我说那是吹牛 , 因为联想当时的海外收入还不到1% , 国际化的联想只是表达了柳先生的愿望 。 但如今完全不同了 , 联想已然成为中国全球化程度最高的公司之一 。 在今天这篇文章出来之前 , 我也不了解联想的国际化程度已经这么高 。 至于这是否会带来国家信息安全方面的担忧或者说高管人员的工资是否过高?显然已经超越了会计的范畴 , 在此不予置评 。
司马南第四问:联想是不是高科技企业?为什么同类产品在国内卖的更贵?
联想是否高科技公司?很容易从两个会计指标上做判断:一是它的研发投入 , 另一个便是它的销售毛利率 。
从研发投入上看 , 联想集团2021财年研发投入96亿元人民币 , 占其同期销售毛利的14.88% , 所以 , 它是有一定研发创新能力的高科技公司 。 这一投入比例与惠普公司相当 。 惠普2020年投入15亿美元 , 占销售毛利的14.16%;与苹果公司的研发投入占比也基本一致 。 2021财年 , 苹果研发费用占销售毛利的比重为14.34% , 彼此非常接近 。 但就规模而言 , 联想和惠普则要远低于苹果的219亿美元 。 就此而论 , 联想在研发投入方面也不可谓不努力 。 当然 , 努力的程度或可更高一些 。 比如华为过去10年投入了销售毛利的37%用于研发 , 联想是不是也可以考虑一下?只不过 , 在电脑行业的创新突破 , 恐怕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