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蒸鲶鱼需要多久时间(12)


二、是刀工精细 。刀工是川菜制作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它要求制作者认真细致,讲究规格,根据菜肴烹调的需要,将原料切配成形,使之大小一致、长短相等、粗细一样、厚薄均匀 。这不仅能够使菜肴便于调味,整齐美观 , 而且能够避免成菜生熟不齐、老嫩不一 。如水煮牛肉和干煽牛肉丝 , 它们的特点分别是细嫩和酥香化渣,如果所切肉丝肉片长短、粗细、厚薄不一致,烹制时就会火候难辨、生熟难分 。
三、是合理搭配 。川菜烹任,要求对原料进行合理搭配,以突出其风味特色 。川菜原料分独用、配用,讲究浓淡、荤素适当搭配 。味浓者宜独用,不搭配;淡者配淡,浓者配浓,或浓淡结合,但均不使夺味;荤素搭配得当,不能混淆 。这就要求,除选好主要原料外,还要搞好辅料的搭配,做到菜肴滋味调和丰富多采,原料配合主次分明,质地组合相辅相成 , 色调协调美观鲜明 , 使菜肴不仅色香味俱佳,具有食用价值 , 而且富于营养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 。
四、是精心烹调 。川菜的烹调方法很多 , 火候运用极为讲究 。众多的川味菜式,是用多种烹调方法烹制出来的 。川菜烹调方法多达几十种,常见的如炒、馏、炸、爆、蒸、烧、偎、煮、炯、煸、炖、淖、卷、煎、炝、烩、腌、卤、熏、拌、参、蒙、贴、酿等 。
每个菜肴采用何种方法进行烹制,必须依原料的性质和对不同菜式的工艺要求决定 。在川菜烹任带共性的操作要求方面 , 必须把握好投料先后,火候轻重,用量多少,时间长短,动作快慢;要注意观察和控制菜肴的色泽深浅,荧汁轻重,质量高低,数量多寡;掌握好成菜的口味浓淡 , 菜肴生熟、老嫩、干湿、软硬和酥脆程度,采取必要措施,确保烹任质量上乘 。川菜烹制,在“炒”的方面有其独到之处 。它的很多菜式都采用“小炒”的方法,特点是时间短,火候急,汁水少,口味鲜嫩 , 合乎营养卫生要求 。具体方法是,炒菜不过油,不换锅,荧汁现炒现对,急火短炒,一锅成菜 。川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素来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声誉,它历史悠久 , 源远流长 。据史书记载,川菜起源于古代的蜀国 。自秦朝至三国时期,成都逐渐成为四川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使川菜得到较大发展 。
川菜风味包括成都、重庆和乐山、内江 , 自贡等地方菜的特色 。主要特点在于味型多样 。辣椒、胡椒、花椒、豆板酱等是主要调味品,不同的配比 , 化出了麻辣、酸辣、椒麻、麻酱、蒜泥、芥末、红油、糖醋、鱼香、怪味等各种味型,无不厚实醇浓,具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特殊风味,各式菜点无不脍炙人口 。
早在一千多年前 , 西晋文学家左思所著《蜀都赋》中便有"金垒中坐 , 肴隔四陈、觞以清酊,鲜以紫鳞"的描述 。唐宋时期 , 川菜更为脍炙人口 。诗人陆游曾有"玉食峨眉木耳,金齑丙穴鱼"的诗句赞美川菜 。元、明、清建都北京后,随着入川官吏增多,大批北京厨师前往成都落户,经营饮食业 , 因而川菜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逐渐成为我国的主要地方菜系 。
美国、日本、法国、加拿大 , 东南亚和香港地区都有川菜馆,受到各国外宾的好评 。
川菜在烹调方法上 , 有炒、煎、干烧、炸、熏、泡、炖、焖、烩、贴、爆等三十八种之多 。在口味上特别讲究色、香、味、形、兼有南北之长 , 以味的多、广、厚著称 。历来有"七味"(甜、酸、麻、辣、苦、香、咸),八滋(干烧、酸、辣、鱼香、干煸、怪味、椒麻、红油)之说 。川菜系因此具有取材广泛、调味多样、菜式适应性强三个特征 。由筵席菜、大众便餐菜、家常菜、三蒸九扣菜、风味小吃等五个大类组成一个完整的风味体系 。在国际上享有“食在中国,味在四川”的美誉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