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长物志》载:"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热汤气 。"说到宜兴砂壶几乎无人不知 。而宜兴砂壶正是明朝始有名声 。据史料记载说,明朝宜兴有一位名叫供春的陶工是使宜兴砂壶享誉的第一人 。此后又有一个名叫时大彬的宜兴陶工以小壶为妙 。其壶"不务妍媚,而朴雅坚粟,妙不可思……前后诸名家,并不能及 。"《画航录》说:"大彬之壶,以柄上拇痕为识 。"
茶盏、茶碗
古代饮茶茶具主要有"茶椀"(碗)、"茶盏"等陶瓷制品 。茶盏在唐以前已有,《博雅》说:"盏杯子 。"宋时开始有"茶杯"之名 。见《陆游诗》云:"藤杖有时缘石瞪,风炉随处置茶杯 。"现代人多称茶杯或茶盏 。茶盏是古代一种饮茶用的小杯子,是"茶道"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器具之一 。
大家知道,中国茶文化兴起于汉唐、盛于宋代 。茶盏也随同茶文化的盛起而有较大的变化 。
宋代茶盏非常讲究陶瓷的成色,尤其追求"盏"的质地、纹路细腻和厚薄均匀 。据宋蔡襄《茶录》载:"茶白色、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纣黑,纹路兔毫,其杯微厚,熁火,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 。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 。"
依这段史料,可以看出,如盛白叶茶,就选用黑色茶盏,说明当时已经注意到茶具的搭配关系 。搭配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更好的茶色与茶香 。宋代建安(今福建建瓯)制造的一种稍带红色的黑茶盏,被时人看作是佳品,其次可以看到,当时评赏茶盏的质量,还有茶盏表面的细纹,如建安的绀黑茶盏已经精制到"纹路兔毫"的地步,足见陶艺水平很高 。
再者看"熁火" 。"熁火"之意见《广韵》曰"火气上",又《集韵》"火通也",熁音协,含烫意 。这里"熁火"实指茶杯中热气的散发程度,明清时期,江苏的宝应、高邮一带把"熁火"称为"烫手" 。宋代建安生产的"绀黑盏"比其它地区产品要厚,所以捧在手中有"久热难冷"的好处 。因此被看作是宋代茶盏一流产品 。
茶海又称茶盅或公道杯 。茶壶内之茶汤浸泡至适当浓度后 , 茶汤倒至茶海,再分倒于各小茶杯内,以求茶汤浓度之均匀 。亦可于茶海上覆一滤网,以滤去茶渣、茶末 。没有专用的茶海时 , 也可以用茶壶充当 。其大致功用为:盛放泡好之茶汤,再分倒各杯,使各杯茶汤浓度相若,沉淀茶渣 。
盖碗
盖碗或称盖杯,分为茶碗、碗盖、托碟三部份,置茶三公克于碗内,冲水 , 加盖五~六分钟后饮用 。以此法泡茶,通常喝上一泡已足,至多再加冲一次 。
茶杯
茶杯的种类、大小应有尽有,喝不同的茶用不同的茶杯 。如今更流行边喝茶边闻茶香的闻香杯 。根据茶壶的形状、色泽 , 选择适当的茶杯 , 搭配起来也颇具美感 。为便于欣赏茶汤颜色,及容易清洗,杯子内面最好上釉,而且是白色或浅色 。对杯子的要求,最好能做到"握拿"舒服,"就口"舒适,"入口"顺畅 。
茶道配件
1.茶筒:盛放茶艺用品的器皿茶器筒
2.茶匙:又称「茶扒 」形状像汤匙所以称茶匙,其主要用途是挖取泡过的茶壶内的茶叶,茶叶冲泡过后,往往会紧紧塞满茶壶,一般茶壶的口都不大,用手既不方便也不卫生,故皆使用茶匙 。
3.茶漏:茶漏则于置茶时放在壶口上,以导茶入壶,防止茶叶掉落壶外 。
4.茶则:茶则(茶勺)茶则为盛茶入壶之用具,一般为竹制 。
5.茶夹:又称茶筷,茶夹功用与茶匙相同,可将茶渣从壶中挟出,也常有人拿它来挟着茶杯洗杯,防烫又卫生 。
6.茶针(茶通): 茶针的功用是疏通茶壶的内网(蜂巢),以保持水流畅通当壶嘴被茶叶堵住时用来疏浚,或放入茶叶后把茶叶拨匀,碎茶在底 , 整茶在上 。
相关经验推荐
- 拔丝水蜜桃怎么做
- 曝光胶原蛋白内幕 教你怎么吃能逆龄
- 贡饼怎么做
- 鸭子烧什么苦瓜
- 暖奶器怎么用的正确方法 暖奶器使用正确方法简述
- 广西六堡黑茶怎么煮
- 怎么正确的冲泡奶粉 冲奶粉的方法
- 拔丝糖里脊肉怎么做
- 宝宝总不喜欢吃饭怎么办 试试以下这五种方法
- 怎么给宝宝吃辅食 给宝宝吃辅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