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膏怎么保存方法( 四 )


而且陆羽认为,真正的好茶一定是“含膏者皱”的外形,这里指的“皱” , 是含膏的表现,即外形褶皱,茶汁流失少、茶味浓 。《茶经》中列为第一位的好茶——“胡靴”,就是“含膏者皱”的代表 。
但是,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陆羽从制作饼茶中发现了茶汁溢出后出现“膏化”现象,并认为这个“膏”是茶叶中的好东西 , 但他没有将茶汁与茶叶中的纤维物质彻底分离 , 而只是让“膏”仍然保持在茶饼的表面,与真正意义上的“茶膏”还有一定的距离 。即使后来出现民贡的“茶膏”,都没有脱离茶叶的原始形态,都属于“含膏”的性质 。唐代《国史补》记载唐代官贡茶品有十几个品目,其中“岳州邕湖含膏”就列其中 。
2、茶膏真正形成是在宋代
宋代是中国茶业发展史上一个有较大改革和建设的时代 。很多学者认为 , 茶业兴于唐、盛于宋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宋代饮茶风俗已相当普及 , 朝野“茶会”、“茶宴”、“斗茶”之风盛行 。帝王嗜茶也数宋代最盛,宋徽宗赵佶更是爱茶痴迷,亲自撰写了《大观茶论》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举国上下对茶品的热衷,自然形成了制茶业在宋代的空前繁荣 , 从茶叶的采摘、焙制、造形、包装、递运、进贡等诸方面相比唐代制茶更上一层楼,且规定更加细致 , 命名也十分考究 。
与唐代不同 , 宋代的制茶者对茶叶的膏化现象比较重视 。他们认为茶叶中出现的“膏”,是茶中珍品 。他们采用榨取的工艺,先将茶蒸熟,再“须淋洗数过 。方入小榨,以去其水 , 又入大榨出其膏”,成功地将茶膏从茶叶中分离,使其成为独立的产品 。
宋代将此方法获得的茶膏,用于两个方面:一是做为独立的茶品纳入宋代的茶品名录 。如北宋第一位茶著者陶谷(公元907——960年)在撰写《茗荈录》时,就将两款茶膏纳入其中:一种是“玉蝉膏”,另一种是“缕金耐重儿” 。虽然《茗荈录》主要记述茶事的十八个趣闻,但我们从这些描述中看到这两款茶膏的名称,标志茶膏做为独立产品的存在 。二是在饼茶制作过程中 , 有意识将饼茶表面用茶膏涂层,以增加饼茶表面的光亮度及色泽 。这与唐代制茶中“含膏”工艺有明显不同 。或者说相比唐代而言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宋朝的蔡襄(公元1012——1067年)曾做过宋仁宗的贡茶使(负责造茶进贡的官吏),在他著述的《茶录》中对此有专门的描述:“饼茶多以珍膏油其面,故有青黄紫黑之异” 。这里的“珍膏”就是茶膏 。
当到了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公元1082——1135年)时,对“珍膏油其面”则显得更为重视,甚至把“膏”的质量好坏做为鉴茶标准 。他在其撰写的著名的《大观茶论》一书中,就如何从外观鉴别饼茶时指出:“茶之范度不同,如人之有面首也 。膏稀者,其肤蹙以文;膏稠者,其理敛以实” 。意思是说:看茶的表面,就如看人的脸面,膏稀者,饼茶表面多皱纹;膏稠者,饼茶表面纹理不明显,光亮凝聚,质地坚实 。显然 , 膏稠者,是宋代好茶的代表 。
但是,不幸的是,这种制茶工艺却在明代戛然而止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团凤饼 , 全部改为“散形茶” 。我们姑且不对这种变革妄加评论——无论是进步还是倒退 。但有一点确是不争的事实,那就是这种变革使延续近千年的唐宋制茶工艺就此消失,包括茶膏在内,从此不见踪迹 。
3、普洱茶膏形成在清代
虽然明朝废止龙团凤饼 , 但处在边疆地带的云南,或许由于远离京城的原因,借助“茶马古道”的交易继续着团茶与饼茶的生产 。云南的团茶与饼茶尽管没有宋代茶品精致,也可说是唐宋茶品的简单模仿,但这一保留却为后来清朝普洱茶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