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为什么有好有坏( 六 )


这段话非常精彩 , 点明了茶的养生功效,令人读后欲饮一两杯茶的冲动 。
于盛夏之时,约三两好友,坐而饮茶 。一杯解暑,两杯清心,三杯去躁 。茶中散出淡淡的清香,让人心神宁静,沉醉其中,细细品味,恍如清风徐至,躁热浮扰的心自然归于恬淡 。
四则,茶的医理分析
中药之所以能治?。?因为有四气和五味 。每种中药的气味浓薄不同,轻重不等,寒热有异,其功效亦各具特色 。
比如,气为阳 , 气浓为纯阳,气薄为阳中之阴 。气薄则发泄,气浓则发热 。味为阴,味浓为纯阴,味薄为阴中之阳 。味薄则通 , 味浓则泄 。
以茶论之,其气清,为阳中之阴;其味?。粢踔兄?。所以茶的功效既能发泄,亦能通 。
五则,茶不可滥饮
茶虽好,但不可滥饮 。明代大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以亲身经历指出:年少时贪饮新茶,导致“中年胃气稍损 , 饮之即觉为害,不痞闷呕恶,即腹冷洞泄”,李时珍由此提醒世人:“若虚寒及血弱之人,饮之既久,则脾胃恶寒
元气暗损,土不制水 , 精血潜虚;成痰饮,成痞胀 , 成痿痹,成黄瘦 , 成呕逆,成洞泻,成腹痛,成疝 , 种种内伤,此茶之害也 。民生日用,蹈其弊者 , 往往皆是,而妇妪受害更多 , 习俗移人 , 自不觉尔 。况真茶既少,杂茶更多,其为患也,又可胜言哉 。人有嗜茶成癖者,时时咀啜不止,久而伤营伤精,血不华色,黄瘁痿弱,抱病不悔,尤可叹惋 。”
李时珍少时所贪饮的茶,当是绿茶 。绿茶性偏寒凉,其阴性甚重,久饮则消耗阳气 。若素体阳虚者,过饮最为伤人 。
明代大医李士材在《雷公炮制药性解》一书中,对茶的解读与李时珍类似 。他说:“清利之品,故五脏咸入 。然过食伤脾,令人面黄消瘦,其醒睡者,亦以伐脾故耳 。”
茶性寒凉,贪服则伤阳,其害甚大 。《续名医类案》载有一案:“秦王好服三生茶,及冷物成积而病寒,脉非浮非沉,上下内外按举极有力,坚而不柔,触指突出肤皮,往来不可以至数名,纵横不可以巨细壮,此阴症鼓击脉也 。一身流行之火,萃于胸中,寒气逼之 , 故博大有力 。”是症后幸赖王海藏“与真武、四逆、理中等汤丸佐以白芍、茴香,使不僭上,每日服百丸,夜八十丸,至液汗出而愈 。”
由此分析,秦王当属阳虚之人,又贪于饮茶,导致阳气内滞,故处以温阳散寒药方,阳能化阴 , 阴霾得化 , 则阳气来复,阳加于阴,汗出而解 。
及至清代,凌奂《本草害利》亦认为,茶有不利的一面 , “能寒胃消脂 。酒后饮茶,引入膀胱肾经,能令人腰脚膀胱冷痛,患瘕疝、水肿、拘挛……发黄、消瘦 , 使人不睡,多成饮症 。”
六则 , 茶的饮用宜忌
茶有偏性,其味甘性寒,有伤阳之弊端 。若阳虚体质者饮之,愈饮愈寒;若阳旺体质者饮之 , 则愈饮越觉清爽 。
简单来说,茶能入肺 , 清痰利水;入心,清热解毒;入脾,能涤垢腻,能解之毒 。再者,凡一切食积不化、头目不清属湿滞痰涎不消,二便不利、消渴不止 , 及一切便血、吐血、蛆血、血痢、火伤目疾等症,皆属热症,服之皆能有效 。
茶性偏寒 , 建议热服比较合适,若冷服则易聚痰为患 。
另外 , 饮茶宜饭后,既可化食,又能静心 。若空腹饮茶,寒气直入肾削火,复于脾胃生寒,无益于健康 。
以上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茶,希望能让读者朋友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茶是饮品,茶亦有偏性 。作为中医人,我们既要全面地了解茶的功效,又要依据茶的性味功效来辨证饮用 。总之,茶不可滥饮,需要懂些中医知识,需要有正确的茶疗养生观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