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主义|放弃舞狮的“雄狮少年”:励志热血的正反题与凡人英雄主义( 三 )


在这部电影中 , 光线也是很重要的语言 , 把简单的励志故事变复杂 。 在明亮的前1/3 , 有几处用到了色调极其明快 , 饱和度直接拉满到失真的打光 , 仿佛早期彩色史诗电影 , 突出主角的英雄性 , 同时呈现舞台戏剧感 。 第一处是在山顶熊熊如火的木棉树下 , 白衣的冠军阿娟对病猫阿娟说:“你可是被红棉花砸中的男人 , 你可以的”——这是影片励志的起手式 。 可实际上几乎每个广东人都被木棉花砸过头(甚至受伤) , 这句善意的鼓励经不起推敲 。 尤其电影过半观众知道 , 冠军阿娟的本领是舞狮世家的家传 , 不能说来得容易 , 但她有如此优厚的训练条件 , 未必能体会少年的困境 。 将狮头相赠 , 她更多是希望同名少年能传承自己放弃的事业 。 在现在的互联网语境下 , 冠军阿娟的话一般被叫做画饼、灌鸡汤 。
第二处强光是送鱼归来的咸鱼强拿起舞狮的宣传单 , 一瞬间传单上光芒万丈 , 迟暮英雄重回少年 , 仿佛隐居的扫地僧出手、微服的钦差升堂 , 《功夫》里包租公和包租婆重新亮相为杨过和小龙女 。 可帅不过三秒就有大排档老板骂他咸鱼送得慢 , 把壮心一锤砸回泥里 。
下一处则是前面提到的追车拜师 , 阿娟正对夕阳满面红光 , 背后晚霞满天 , 可他逼问:“这都是假的吗?李白是骗人的吗?”这不合时宜的问题令人揪心 。 李白本就是水中捞月的追梦人 , 阿娟从岩缝中挣扎出来的志气 , 该如何托付呢?
最催人泪下的一处用光在电影的明暗转折处 。 阿娟听说爸妈回来了 , 飞奔回家 , 一路惊起萤火虫 , 像轻盈的光带向月亮飞去 。 可是一进家门 , 灯光惨然 , 父亲躺在床上 。 镜头切换 , 两只蛾子不停地拍打发黑的日光灯管 。 飞蛾扑火 , 既是现实的明喻 , 也是对追梦这一主题本身的隐喻 。 生活的巨口张开 , 木凳高桩变成了工地的脚手架 , 舞狮的本领在体力劳动中派上了用场 。 珍爱的狮头塞在积灰的角落 , 变成无力维护的旧梦 。
阿娟打工的部分是电影的低潮 , 俗称“灵魂暗夜” 。 有人说这段低潮过于拖沓 , 和前后舞狮主题脱节 。 实际上 , 它根本不是低潮 , 而是电影在逻辑意义上的真正结局——虽然最后还是参加了比赛 , 但阿娟清晨做下的决定“师父 , 山路忘不到头 , 我只能往前走了”并未改变 。
最令我感动的就是这一场:阿娟脚受了伤 , 第二天还要去上海务工 , 黎明时分他爬上天台练最后一次 。 先是站都站不稳 , 逐渐地像打醉拳一样舒展开手脚 , 脚下是城中村破公寓楼堆满杂物和泡沫箱的屋顶 , 眼前是自己劳动的壮丽而冰冷的城市 。
英雄主义|放弃舞狮的“雄狮少年”:励志热血的正反题与凡人英雄主义
文章图片

《雄狮少年》剧照 。
他狂舞、腾挪 , 穿着盐渍发白的背心、解放鞋 , 胳膊上是体力劳动造就的黑红的肌肉 , 在太阳快升上地平线时 , 向着缓缓苏醒的无情都市 , 蒙灰的醒狮猛然回头 , 愤怒地一睁眼 , 所有不甘、不认、不屈都在里面了 。 这写意的场景比任何台词都更能说明舞狮的意义 , 也更能说明阿娟于绝处的心路 。 此时在家乡 , 阿狗问师父 , 阿娟还舞狮吗?师父回答“不重要了 , 人生有上山也有下山 , 阿娟有自己的路要走” 。
其实《雄狮少年》本来就是关于放弃舞狮的故事——电影里的三个狮头 , 也是中青少三代舞狮人 , 咸鱼强为了妻子家庭做起了小买卖 , 放弃了舞狮;冠军阿娟因为父亲和社会的偏见 , 或许还有“正常”的白领生活的吸引力 , 放弃了舞狮;病猫阿娟则为了给父亲救命治病放弃了舞狮 。 不同的年龄、性别、境遇 , 对舞狮同样的热爱 , 都没有坚持到最后 , 阿猫阿狗的舞狮路又能走到何时呢?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