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如何“死去活来”?( 二 )


瑞幸咖啡如何“死去活来”?

文章插图


图源:雪湖资本相关研报
瑞幸依靠什么翻盘?
11月7日,雪湖资本创始人马自铭在富途上发布了瑞幸咖啡的研报,称对瑞幸业绩的信心分为三大部分——天时、地利、人和 。
遭遇致命一击的瑞幸咖啡,究竟做对了什么?不仅实现了自身脱困 , 还能让对手“路人”变“粉丝”?
瑞幸咖啡如何“死去活来”?

文章插图


雪湖资本在研报中阐述:前者(天时)是指新冠疫情反复,导致消费者堂食时间大幅下降,星巴克所打造的“第三空间”受冲击严重 。与之对应 , 瑞幸推崇的小店自提(外卖)模式更加适应近两年市场模式 。
后者(人和)则在于管理层换血后,公司管理效率得到提高,且发展战略有所调整,带来了盈利能力的增强,如减少补贴促销,将更多精力用于新品研发、品质提升层面 。
至于地利,主要指瑞幸咖啡对于饮料咖啡(beveraged coffee)市场的快速抢占 。“饮料咖啡”并没有系统的定义 , 大致可以理解为咖啡因含量较低的咖啡产品 。
数据显示,中国人其实并没有那么喜欢喝“咖啡” 。
瑞幸咖啡如何“死去活来”?

文章插图


图源:中金公司相关研报
根据艾瑞咨询《中国现磨咖啡行业研究报告》数据,2017年至2021年,我国现磨咖啡市场规模从284亿元增长至87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2.5%,该《报告》同时预测,到2024年 , 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攀升至1917亿元 。
但实际上 , 由美式、卡布奇诺、馥芮白等品种作出的贡献相对较少,拿铁才是中国消费者们的心头好 。《2018-2019中国咖啡消费蓝皮书》显示,钟情咖啡的人群中,73%接受拿铁,位列第一,二、三、四名分别为卡布奇诺(65%)、摩卡(52%)、美式(34%) 。
究其原因 , 拿铁咖啡因含量较低 , 约占10%至20%,远低于其他产品,毕竟“拿铁”的意大利语原意即为“鲜奶、牛奶” 。
连咖啡联合创始人张洪基亦曾经透露,把目光放到全国市场的话,大约有95%的中国人喝不来完全不加奶不加糖的“黑咖啡” 。
从另一个维度观察,2016年至2021年,我国现制茶饮市场规模由291亿元增长至2796亿元,57.2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是现磨咖啡市场的近一倍 。
瑞幸咖啡如何“死去活来”?

文章插图


图源:雪湖资本相关研究报告
上图可以清晰地看出,无论是店铺总数、市场规模、人均消费量,现制茶饮(右侧)都比现磨咖啡(左侧)高出不少 。
而瑞幸咖啡营收规模逆势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即在于对饮料咖啡(低咖啡因饮品)的重视与加码 。
一方面,保持新品推出速度,不断研发新口味 。
仅在2021年 , 瑞幸咖啡就推出了113款以“饮料咖啡”为主的新品 , 2022年上半年再推68款新品 。出现了生椰拿铁、丝绒拿铁等爆款 , 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保持消费者新鲜感 。
另一方面,走出大城市,奔向县城 。
作为舶来品,咖啡最先向大城市消费者渗透,大城市市场亦是各主要咖啡品牌的重要争夺对象 。得益于“饮料化”的改良,越来越多下沉市场消费者开始接受、尝试“咖啡”,且与星巴克、Costa等品牌相比,瑞幸咖啡产品单价较低,更贴近下沉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
截至2022年7月25日 , 瑞幸咖啡7148家在营门店中,1710家位于三、四、五线城市 , 远高于星巴克的778家 。不过 , 与现制茶饮企业蜜雪冰城的12479家、书亦烧仙草的3815家差距尚远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