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期间,发热门诊那些与心理有关的趣事

疫情爆发期间,正值学校放寒假 。大年初一,我去就近医院报名作自愿者,因为我的急救医学专业背景,被分配到了发热门诊,能够密切接触各种职业、不同年龄的患者 。让我有机会去帮助他们解决与心理有关的各种问题 。
01
心理支持的魅力
1月29日中午,进驻了一个来自武汉的疑似患者 。该患者女性,29岁,一周前与家人一起从武汉来成都旅游,因疫情爆发,主动在政府统一安排的酒店隔离 。
2周前有不明显的咳嗽症状,近3天加重,低热(体温37.3℃),到发热门诊就诊 。经检查,疑似新冠肺炎 。入住发热隔离病房,等待进一步核酸检测结果 。入住时女士站在床边,不愿上床 。反复问:“医生,这床上用品是否换过?”,当得到肯定答复还不算,护士指给她看被套折痕,才肯上床休息 。又要求“有点冷” 。“我想喝水 。”“我手机快没电了,给我找个充电宝吧 。”还能提出这么多的要求,还能如此保持自己优雅的生活方式,庆幸从她身上没有看到想象中新冠患者的焦虑、紧张 。
当晚11:00,所有结果指向新冠确诊 。值班医生请示医院专家小组,按照当时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四版指南,建议开始抗病毒治疗,使用药物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患者听说该药是治疗艾滋病药,直接签字拒绝使用 。
第二天清晨,咳嗽明显加重,阵咳时气紧,进食后呕吐,紧张、烦躁表露无疑 。我接班,进去安慰到:“您有什么不舒服,可以告诉我,包括身体的、心理的 。”没有任何反应,患者精神差,目光呆滞 。我搬了根凳子,坐在她床旁:“到目前为止,死亡患者中年龄最小的36岁,也就是说像您这年龄的,甚至比您大7岁范围内的还没有死亡病例 。”停了停,患者抬起头来,看着我,“我有基础疾病,我有甲减,会影响到免疫力低下” 。“缺什么补什么,您服了适量的优甲乐,能够保证您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达身体需要量,对免疫力几乎是没有影响的,再说基础疾病指高血压、心脏病等器官功能明显损害的疾病” 。患者双眼变得有光,同意服药,开始关心“是不是要转我走呀?”;“去华西吗?”;“什么时候走?”有要求了就是好的开端 。一个失去希望的患者,会给予机体免疫力造成致命伤害;相反给患者看得见的希望,能充分调动机体免疫力,这正是心理支持的魅力所在 。
2月9日,电话随访,患者已经康复出院 。
02
来自父亲的安全感
一名来自武汉的10岁小女孩,因病毒性肺炎在发热隔离病房隔离了三天,经检查已排除新冠型病毒肺炎,准备解除隔离到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爸爸离开病房,与医生交流下一步安排,患儿不停将门、凳子敲得滴滴答答作响,我轻轻打开门:“小妹妹;你看,爸爸就在门口,和医生说一会儿话,你想看到爸爸可以自己想想办法?”小姑娘想了想,站在窗前,望着我,我肯定地点了点头,小女孩拉开窗帘,开了一点窗户,趴在窗前,看着不远处的爸爸,安静了下来 。
亲情是孩子最大的安全抚慰!
03
适合的心理支持才是最有效的 。
一名在路口执勤的警察,受凉后出现发热(体温37.5℃)、咳嗽1天,到发热门诊就诊 。领导亲自陪同前来检查 。血常规和胸部CT均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考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对患者居家隔离,每天电话随访 。领导反复问:传染不传染?我们要不要隔离?还好,发热门诊当时病人不多,我才有足够的时间耐心解释 。
第二天,电话随访过后,患者再次打来电话:“医生,我是不是没得要死人那种肺炎呀?”“你说目前不是,意味着后面还可能是吗?……”在电话那头不停重复了十几分钟,我用了医学、心理学很多知识、技术,都没用,忍无可忍我问了一句“警察同志,您能通过今天您从没犯过法,得出结论:您永远不犯法吗?”“哦,我知道了,您这么说我就明白了 。”这里无形之中用了一个心理学的“着陆技术”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