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这个300亿独角兽出事了:核心部门60%被毕业( 三 )


另有知乎答主也叫屈:“从前的科普答主们查资料、码干货 , 费心费力 , 给知乎创造的流量 , 现在全被用来扶持视频up主了 , 传统的图文答主拿到的流量少得可怜 。 而一位视频up主 , 主页一条回答都没有 , 3篇文文章 , 12条视频 , 居然有60多万粉丝 。 而那些各话题下最活跃、最受欢迎的优秀答主 , 穷年累月 , 贡献了数百上千条回答、几百万字的图文内容 , 也没几个能到60万粉丝的吧?”
曾经 , “985聚集地”“知识精英圣地”“年薪百万、人在美国、刚下飞机”等是知乎的标签 。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曾表示看来 , 知乎最大的护城河就是定位较高的用户群体 。 而近几年 , 知乎的社区生态逐渐变了味儿 , 尤其是跟风猛推视频业务 , 更是在用户端和创作者端落得一个“两头不讨好”的局面 。 知乎苦心经营积累多年的壁垒 , 似乎也在开始崩塌 。


知乎如何“慢下来”?
在2018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 , 周源曾说:“互联网不需要更多的流量 , 而需要更好的质量 。 ”
但是在四年后再看看 , 知乎的做法似乎与其背道而驰 , 知乎不仅为了商业化开始以质量换流量 , 也渐渐地丢失了自己独特的立足之本 。
一位投资人在接受铅笔道采访时评论知乎 , “知乎内部对视频报以过高的期待 , 认为这会是其商业化的重要基石 。 ”
目前 , 知乎的营收主要来源于广告、商业内容解决方案、付费会员 , 而前两者换一种说法就是“硬广与软广” 。 拓宽收入渠道、减少对广告的依赖 , 拥抱视频 , 便是知乎的选择 。
虽然在知乎的最新财报中显示 , 视频类内容已经占据知乎用户消费的半壁江山 。 但用户的口碑也跟着急转直下 , 这无疑损伤了知乎的根基 。
一位知乎自身用户对铅笔道表示 , 知乎刚开始上线视频内容的时候 , 自己极度不适应 , 包括他在内很多人都觉得知乎在不务正业 , “知乎都可以改名叫做‘小蓝书’了 。 ”“这不就是个低配的抖音或者B站么?”
“想法 , 答案 , 文章三大动力 , 才是知乎的核心价值 , 别学这学那儿 , 你学不会 , 知乎这点老底 , 别人也学不来 。 ”50万粉丝的站内大V“楠爷”曾如此点评道 。
有业内人士提到 , 如何增加解决用户在知乎提出问题并获得解答的能力 , 可能才是真正让知乎商业模式鲜活且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 。
【知乎|这个300亿独角兽出事了:核心部门60%被毕业】要解答这个问题的话 , 可以复盘一下知乎的发展史 , 为什么它现在在中文互联网上能有一席之地?这得益于其一开始的低门槛图文创作与问答模式 。 所以在用户、答主这两端看来 , 适合知乎的只有问答、想法和文章这三款以文字为核心的产品 。 用户不需要复制品 , 尤其是二流复制品 , 用户需要差异化的商品 。
近些年来 , 知乎都在于社区氛围与商业化之间摇摆不定 , 社区的商业化一直都是个老大难问题 。 不论知乎还是小红书、B站均是如此 , 都处在破局与探索的过程中 。 关键的是 , 过快的商业化现在让知乎逐渐内忧外患 。
知乎也发现了这些问题 。 最近 , 周源在电话会议上表示2022年的战略重点是“生态第一”和“减亏” , 他提到 , 2022年知乎将在用户的数字增长和收入增长背后 , 关注社区氛围满意度、创作者体验等指标 。
好在就目前的知乎而言 , 它并不差钱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 , 知乎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定期存款、受限资金和短期投资总额为74亿元 。 此外 , 不久后 , 知乎即将在港股双重上市 , 会更有利于知乎缓释地缘政治风险 , 扩大投资者群体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