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膏是什么东西?
文章插图
酿造酱油是用大豆和/或脱脂大豆,或用小麦和/或麸皮为原料,采用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的酱油 。
酱油的源头是豆酱 , 《齐民要术》是第一本记载有豆酱制法和使用类似酱油 - 豆酱清 - 的书 。当时要制造的主角是豆酱,而豆酱清只是副产品而已,所以制造方法跟后世造酱油有很大的不同,味道亦应有异 。
据《齐民要术?作酱等法第七十》的记载 , 现把制造豆酱的过程简化如下:
把黑豆蒸熟、去皮
把豆瓣、笨曲末、黄蒸末、盐以6:2:2:1的容量比例 , 加[橘]子 拌匀
把所有材料放进瓮中 , 要把瓮放满 , 然后把瓮用泥密封 。
约二至三十天后(十二月要三十五天、一、二月要二十八天、三月要二十一天) , 把瓮打破,里面的豆酱会有很多微生物丛生其中 。
每两瓮的酱要分开三瓮来重新入瓮 。
每100份酱准备3份黄蒸,又准备以10份水3份盐开成的盐水,把黄蒸跟盐水拌匀,加进酱中,直至酱变成稀粥般 。
把酱放在烈日下开瓮曝晒三十天,头十天要一天彻底搅几次,十天后每天搅一次,然后就可以吃了 。
从制造的过程看来 , 当年的豆酱类似现在的面豉酱,由于有晒干的过程 , 盐的浓度应该约有50%,咸度大概跟现在的面豉酱差不多,无论如可都不能直接入 口的,就算拌饭亦太咸,只可以在煮其他食品作调味之用 。另一方面 , 如果豆酱清只是豆酱中的汁,其产量可能很少,但另一个理解是,将少量豆酱加水开稀、隔渣 后再用是比较合理的 。但是因为发酵时的咸度不同 , 那时的‘豆酱清’的味道跟现在的酱油应该是不同的,所以笔者不把它们列为同物 。
从制造方法上看,在《齐民要术》中,小麦不是以面粉或麦碎直接加入 , 是以笨曲及黄蒸的形态加入 。所谓黄蒸,是把小麦磨碎、蒸熟后,从野草中沾上各种 微生物,让其自然生长,在麦上形成一层黄绿色的东西后,再把麦团晒干、磨碎;所谓笨曲,是把小麦炒熟,加水压成饼,然后用艾草覆盖,放在关闭窗门的室内, 以培养各种微生物,三至七天后,打破麦饼,看见里面有各种颜色的微生物就成 。以上的两个过程,都可叫「生衣」 。这方法亦出现在唐代(618至 907年)的农书《四时纂要》 。元代(1279至1368年)或以后,在《易牙遗意》、《农桑衣食撮要》、《本草纲目》、《养余月令》和《醒园录》等书都 记载用白面粉直接和大豆拌匀,连大豆一起生黄衣 。
从豆酱发展成酱油,最重要是水量要较多和盐量要较低,因为太咸的话很多微生物是不能生长的 , 味道就会不同 。而在这方面有显著改动的是在元代,《农桑 衣食撮要》中的豆酱 , 从其用盐、水量及其不太稀不太稠的要求 , 估计其豆酱大概比汤羹稠一点 , 而盐的浓度亦不超过20% , 这已比以前的稀和淡很多了 。而元代 食谱《易牙遗意》中就索性将制造酱油的方法写成「……下水比常法增多……」 , 反映酱油就是水多的豆酱 。
到了明代 , 酱油可说是已成形 , 在明代的医书《本草纲目》及农书《养余月令》中 , 已分别称之为「豆油」和「酱油」,而其用水量亦已很多,基本上出来的酱油跟现在一样,都是流质而带有豆渣的,隔去豆渣后就是酱油了 。
清代食谱《醒园录》中的「清酱」,虽然名称又不同了,而且是用黑豆,但做出来的酱油应是最接近现代的,其制造方法如下:「黑豆,先煮极烂,捞起,候 略温,加白面拌匀,每豆一斗,配面三斤 , 多不过五斤摊开,有半寸厚,上用布盖密,不拘席草皆可,候发霉生毛,至七天过 , 晒乾,天气热,不过五六日,凉不过 六七日为期,总以生毛多妙 , 不可使烂 , 如遇好天气,用冷茶汤拌湿,再晒乾,用茶汤拌者,欲其味甘,不拘几次 , 越多越好 , 每豆黄一斤,配盐十四两,水四斤,盐同水煮滚,澄清去浑底,晾冷,将豆黄入盐水内泡,晒至四十九日 。如要香,可加香恕⒋筌睢⒒ń贰⒔俊⒅ヂ椤⒏魃傩?。捞出二货豆渣,合盐水再熬,酌量加 水,每水一斤,加盐三两,再捞出三货豆渣,再加盐水再熬,去渣,然后将一二次之水 , 随便合作一处拌匀 , 或再晒几天,或用糠火薰滚皆可,其豆渣尚可作家常小 菜用也 。」
相关经验推荐
- 黄瓜开花不结果是什么原因
- 炸酱可以保存多久
- 怎么泡姜茶
- 网络用语osu是什么意思 os什么意思网络用语
- 一直爽的梗是什么游戏 一直爽的梗是什么
- 皮肤暗黄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 冬季手足皮肤破裂的原因是什么
- 孕妇白细胞低的原因是什么,孕妇白细胞低的原因是什么意思
- 莲子和菱角是什么菜
- 荔枝王多少钱一斤2021?和普通荔枝的区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