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的黄曲菌怎么去除( 三 )


黄曲霉毒素生物学方法
乳酸菌粘附法是通过乳酸菌自身粘附作用和所分泌的代谢产物的抑菌作用,来去除AF 。由乳酸菌产生的乳酸链球菌素具有粘附、降解AF的作用 。
乳酸菌广泛地应用在食品发酵工业中,具有改善肠道微生态,防腐和治疗功效 。乳酸菌能分泌许多抗菌物质,阻止病原菌的生长 。其他微生物如枯草杆菌、乳酸菌、醋酸菌等对AF降解能力最强,在液体培养基60h后,可分别除去89%、88%和81% 。
黄曲霉毒素酶解法
酶的降解去毒主要利用酶的专一性,高效地催化、降解AF为无毒化合物或小分子无毒物质的方法 。酶降解去除黄曲霉素效果好,实用性强 , 适合于各种形式受到污染的食品,必将成为今后研究和应用的热点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曲霉菌

###其它资料参考###如何杀死黄曲霉菌
剔除霉烂法 黄曲霉毒素污染的谷物分布很不均匀,大部分是在被损,虫蛀,变色的颗粒上,如果剔除这些,将减低其毒素水平 。通过视觉和嗅觉观察饲料和谷物,判断污染与否,污染严重者将其剔除 。反刍动物的青贮料饲喂时应仔细检查 , 发现有霉变,应剔除 。
辐射法紫外线或γ-射线可有效地杀死霉菌和破坏黄曲霉毒素的化学结构,以达到去毒的目的 。用高压汞灯紫外线大剂量的照射,去毒率可达97-99% 。冯定远(1995)报道自然日光照晒30小时花生饼后,黄曲霉毒素B1下降42.31%,G1和G2几乎完全去除 。
水洗法黄曲霉毒素不溶于水并且对热稳定,黄曲霉毒素在玉米等农作物中分布很不均匀,在表皮胚部存在的黄曲霉毒素总量可达80%以上 , 水洗法就是利用玉米等胚部和乳胚部在水中比重差异 , 将碾粹后浮在水面上的胚部或表皮除去而达到去除大部分毒素的目的 。实验室和应用效果表明该法平均去毒率可达80%以上 。受AF污染的花生籽仁多数比重较轻,在水中漂浮的籽仁多是AF污染仁 , 该法可除去88%的污染籽仁 。
黏结剂法 目前使用黏结剂在体外的黏结黄曲霉毒素B1功效已经得到肯定,主要的黏结剂有水合硅铝酸钠钙(HSCAS),黏土 , 沸石、膨润土、活性碳、蒙脱土等黏结剂 。但HSCAS在体内的黏结效果同体外一样 。黏结剂对黄曲霉毒素的黏结要达到好的效果,对黏结剂的最起码要求是具有多孔性,且其孔径在0.015-0.090毫米(150埃-900埃)范围内 。Lindemann et al.(1993)报道,在含AFB1 800μg/kg的断奶仔猪日粮中 , 添加0.25%或0.5%的膨润土钠,可使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提高 。
化学药物去毒法一些化学制剂如次氯酸、次氯酸钠、过氧化氢、氨、氢氧化钠处理等对去除AF都有一定效果 。冯定远等(1997年)报道分别用0.25%,0.50% , 1.0%的次氯酸钠处理花生饼,处理时间为24、48和72小时,各组脱毒差异不显著,黄曲霉毒素总量减少都在93%以上,而对黄曲霉毒素的效果不一样,其中黄曲霉毒素B1的降低程度最大 。氨处理是用氨气或氨水处理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玉米、豆粕、花生粕等,在氨的作用下能使毒素内酯环裂解,达到去毒的目的 。
生物脱毒法该法筛选某些微生物,利用其生物转化作用,使霉菌毒素破坏或转变为低毒物质 。已经报道的微生物有无根根酶、米根酶、黑曲霉、枯草杆菌等对去除黄曲霉毒素有较好的效果 。
加含硫氨基酸向饲料中添加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两种含硫氨基酸,畜禽机体内在酶的作用下,可利用其硫原子促进谷胱甘肽(GSH)的合成,GSH能够抵抗体外毒性物质 。胡兰等(2001年)报道 , 在肉仔鸡口服AF2mg.kg-1基础上分别补加蛋氨酸0.2 g.kg-1和半胱氨酸0.4g.kg-1,可维持红细胞数和白细胞数与对照组基本相同的水平,谷丙转氨酶(GPT)有所提高,但比例非常小,说明有助于减弱AF对肉仔鸡引起肝脏的损伤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