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有 传统中医饮食养生的要点

中医养生理论对食物提出哪些要求中医养生理论对食物提出这些要求:一、全面膳食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所含营养成分各不相同,只有做到合理搭配,才能保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营养 。《黄帝内经》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主,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提出了食物要多样化的原则 。二、合理搭配:1、调和五味 。中医将食物归纳为:酸甜苦辛咸无味,这五味与五脏的生理本能有密切的关注,对人体的作用各不相同 。酸入肝、苦入心、甜入脾、辛入肺、咸入肾 。五味调和怎能裨益五脏之气,增强体质;2、寒热适当,一方面是指食物的寒热温凉,另一方面是指食物的温度要适合,过热或过冷都不宜直接吃;3荤素搭配 。肉食含有优质蛋白质,含有维生素B12等素食中没有的营养素,况且,荤素搭配还能达到营养互补;4、粗细搭配 。就是要吃多种杂粮,这样才能营养齐全;三、审因施膳 。中医理论认为,科学的膳食应该在”天人合一“理念的指导下,保持动态平衡 。饮食必须更加具体情况区别对待,掌握因人、因时、因地、因病的不同来确定原则,灵活食用 。四、饮食有节 。饮食必须定时定量饱食有度 。早饭宜好、午饭宜饱、晚饭宜少;五、饮食卫生 。饮食鲜洁,熟食为主,饮食禁忌 。中医认为”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又与身为害,若得宜则补体,害则成疾“ 。总之,寒症慎食生冷之品,热症慎食辛辣之物、脾胃虚弱者慎食粘滞、油腻之品 。根据身体体质选择偏凉或偏温性食材或食物,根据身体体质如气郁气虚气逆、血瘀、痰湿、湿热等不同分别选择理气补气降气活血化瘀化痰利湿清热等不同偏性的药食同源或食品均衡营养U
中医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有  传统中医饮食养生的要点
中医辨证食疗的含义及特点食物疗法,是利用食物进行防病治病,或促进病体康复,是以食品的形式来具体应用 。它既不同于药物疗法,也与普通的膳食有很大的差别 。
食物疗法与药物疗法的关系
食物疗法和药物疗法有很大的不同 。食物治病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对人体基本上无毒副作用 。也就是说,利用食物(谷肉果菜)性味方面的偏颇特性,能够有针对性地用于某些病证的治疗或辅助治疗,调整阴阳,使之趋于平衡,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和身心的康复 。但食物毕竟是食物,它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主要在于弥补阴阳气血的不断消耗 。因此,即便是辨证不准确,食物也不会给人体带来太大的危害 。正如名医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所说“食疗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自渐愈,即不对症,亦无他患” 。因此,食物疗法适应范围较广泛,主要针对亚健康人群,其次才是患者,作为药物或其他治疗措施的辅助手段,随着日常饮食生活自然地被接受 。
食物疗法寓治于食,不仅能达到保健强身、防治疾病的目的,而且还能给人感官上、精神上的享受,使人在享受食物美味之中,不知不觉达到防病治病之目的 。这种自然疗法与服用苦口的药物相比迥然不同,它不像药物那样易于使人厌服而难以坚持,人们容易接受,可长期运用,对于慢性疾病的调理治疗尤为适宜 。
此外,食疗用品在剂型、剂量上不像药物那样有严格的规定,不能随意更换,它可以根据患者的口味习惯进行不同的烹调加工,使之味美色艳,寓治疗于营养和美味之中 。
当然,由于食物疗法和药物疗法各有偏长,故在防病治病的过程中二者都是不可缺少的,应利用其所长,运用于不同的疾病或疾病的不同阶段,食物疗法与药物疗法相互配合,相互协同,相得益彰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