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解毒作用的蔬菜水果 含纤维素多的蔬菜水果( 五 )


7、成年人每天铁的需要量约为1~2mg,男性1mg/d即够,生育年龄的妇女及生长发育的青少年铁的需要增多,应为5~2mg/d,如膳食中铁含量丰富而体内贮存铁量充足,一般极少会发生缺铁, 造成铁摄入不足的其他原因是药物或胃肠疾患影响了铁的吸收,某些金属如镓,镁的摄入,制酸剂中的碳酸钙和硫酸镁,溃疡病时服用的H2抑制剂等,均可抑制铁的吸收,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手术后胃酸减少影响铁的吸收等,均是造成铁摄入不足的原因,此外,妊娠期平均失血1300ml(约680mg铁)需每天补铁5mg,在妊娠的后6个月,每天需要补铁3~7mg,哺乳期铁的需要量增加0.5~1mg/d,如补充不足均会导致铁的负平衡,如多次妊娠则铁的需要量更要增加,献血员每次献血400ml约相当于丢失铁200mg,约8%的男性献血员及23%女性献血员的血清铁蛋白降低,如在短期内多次献血,情况会加重 。
8、由于体内总铁量的2/3存在于红细胞内,因此反复,多量失血可显著消耗体内铁贮量,钩虫病引起慢性少量肠道出血,上消化道溃疡反复多次出血,多年肛肠出血或妇女月经量过多等长期的损失,最终导致体内铁贮量不足,以致发生缺铁性贫血,此外,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人造机械心瓣膜引起的机械性溶血,以及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均可因长期尿内失铁而致贫血,正常人每天从胃肠道,泌尿道及皮肤上皮细胞中丢失的铁约为1mg,妇女在月经期,分娩和哺乳时有较多的铁丢失,临床上铁丢失过多在男性常是由于胃肠道出血,而女性则常是由于月经过多 。
9、激离铁可随胃肠道上皮细胞衰老和不断脱落而丧失,在萎缩性胃炎,胃大部切除以及脂肪泻时,上皮细胞更新率加愉,所以游离铁丧失也增多, 缺铁不仅引起血红素合成减少,而且由于红细胞内含铁酶(如细胞色素氧化酶等)活性降低,影响电子传递系统,可相起脂质,蛋白质及糖代谢异常,导致红细胞异常,易于在脾内破坏而缩短其生命期 。 人体内的铁是呈封闭式循环的,正常情况下,铁的吸收和排泄保持着动态的平衡,人体一般不会缺铁,只在需要增加,铁的摄入不足及慢性失血等情况下造成长期铁的负平衡才致缺铁,造成缺铁的病因可分为铁摄入不足和丢失过多两大类 。
10、血象 呈现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V<80fl,MCH<27pg,MCHC<30%),红细胞指数改变的程度与贫血的时间和程度相关,红细胞宽度分布(RDW)在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中意义很难定,正常为(14±2)%,缺铁性贫血为13%(或>15%)特殊性仅为50%~70%,血片中可见红细胞染色浅淡,中心淡染区扩大,大小不一,网织红细胞大多正常或轻度增多,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减少,分类正常,血小板计数在有出血者常偏高,在婴儿及儿童中多偏低 。
11、骨髓象 骨髓检查不一定需要,除非是需要与其他疾患的贫血相鉴别时,骨髓涂片表现增生活跃,幼红细胞明显增生,早幼红及中幼红细胞比例增高,染色质颗粒致密,细胞质少,血红蛋白形成差,粒系和巨核细胞系正常,铁粒幼细胞极少或消失,细胞外铁缺如 。
12、644μmol/L(360μg/dl),故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由于血清铁的测定波动大,影响因素较多,在判断结果时,应结合临床考虑,在妇女月经前2~3天,妊娠的后3个月,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均会降低,但不一定表示缺铁 。
13、(2)血清铁蛋白测定:血清铁蛋白低于14μg/L,但在伴有炎症,肿瘤及感染时可以增高,应结合临床或骨髓铁染色加以判断,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红系细胞内及细胞外铁染色均减少或缺如 。
14、(3)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测定:FEP增高表示血红素合成有障碍,用它反映缺铁的存在,是较为敏感的方法,但在非缺铁的情况如铅中毒及铁粒幼细胞贫血时,FEP亦会增高,应结合临床及其他生化检查考虑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