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基建欠下六十多万亿,拿什么还?


地方基建欠下六十多万亿,拿什么还?

文章插图

地方基建欠下六十多万亿,拿什么还?

文章插图

地方基建欠下六十多万亿,拿什么还?

文章插图


“不讲市场规律、不讲市场规则 , 那就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地方基建欠下六十多万亿,拿什么还?

文章插图


文丨关不羽
2022年12月30日,贵州遵义市最大城投发债主体——遵义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中国债券信息网披露了关于推进银行贷款重组事项的公告称:
本次银行贷款重组涉及债务规模155.94亿元,以债权保全为前提,经各方友好平等协商,近期完成签署相关补充协议 。根据重组协议,重组后银行贷款期限调整为20年,利率调整为3%/年至4.5%/年,前10年仅付息不还本,后10年分期还本 。

地方基建欠下六十多万亿,拿什么还?

文章插图


【地方基建欠下六十多万亿,拿什么还?】图/网络
此处应有台词:“好吧,我不装了,我摊牌了 。我要优雅地做个老赖” 。
地方基建欠下六十多万亿,拿什么还?

文章插图


理直气壮亏钱,放心大胆借钱
城投是各地政府的直属公司,名义上的主营业务是地方基建 。修桥铺路、市政绿化、各类景观设施等等 。
说是公司,却是所谓“公益性为主 , 经营性为辅” 。既然是“公益性”的,亏钱亏得理直气壮 。事实上,除了少数超一线、一线的城投外,几乎所有城投都在理直气壮地亏钱 。
生而亏钱的公司 , 在正常的市场环境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缝合怪”,就是为了地方财政盘子服务的,给地方财政套个马甲融资才是真正的主营业务 。套这个马甲,图的就是个方便 。因为是公司,所以城投债都是商业性的 , 不受财政纪律的约束,也不计入政府负债 。
一言以蔽之,城投就是以基建项目的名义,把钱从银行借出来,然后亏出去 。各地大量的无效基建,诸如门可罗雀的大型景观、空空如也的道桥、种完了砍、砍完了种的城市绿化 , 大都出自城投之手 。
地方基建欠下六十多万亿,拿什么还?

文章插图


遵义道桥集团学府新苑项目(图/“遵义道桥”公众号)
既然城投是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自带地方财政的信用背书 。当然,绝大多数情况下,财政是不能明着给担保的,名义上还是要给抵押物的 。很多地方政府“穷得只剩地”了,土地就是最好的抵押物 。国有土地倒腾给国有公司,没难度 。
地到手了,修路造公园把土地的评估价拉上去 , 能拉个房地产公司做“托”就更好了 。反正银行的账面上就过得去了,借得到钱,就OK了 。土地财政就这么闭环了 。
银行又不傻,知道这样“做”出来的地价多半是纸上谈兵、水月镜花,但是这也无所谓了 。钱又不是自己兜里掏出来的,和地方政府较什么真呢?只要合规性没问题 , 银行乐得睁一眼、闭一眼 。
所以明知城投债是肉包子打狗的必亏,银行也得借 。这就是所谓的“城投信仰”,其实是政府信用的刚性信仰 。非但得借 , 而且得一直借 。举新还旧是城投维持现金流的唯一方式,利滚利几圈,债务规模就达到了“大到不能倒”的天量 。
2021年我国城投平台的有息债务余额高达56万亿元 。刚过去的2022年,城投债的总规模可能已经达到了65万亿元 , 中国人人均欠5万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