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蒸茶( 六 )


而茶其实是介于两者之间的 , 既可以当菜吃,补充营养,也能有一些解毒治病的功效,但比起药来疗效有限 。不过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人们就把茶当做万病之药了 。
2|春秋时期:煮茶做菜
到了春秋时期,人们开始将茶树枝条和芽叶一并放在水中烧煮,可能还会添上油盐酱醋之类 。
这就是粥茶法 , 就是把茶叶像煮菜叶一样煮成菜汤 。这种茶叶“菜汤”味道苦涩 , 由此被称为“苦荼” 。《膳夫经手录》有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 。”这个时候,茶叶更像是一种蔬菜,煮熟了可以当菜配饭吃 。
现在还有一些少数民族吃“茶菜” , 比如云南的基诺族就会用各种调味料凉拌新鲜的茶叶,做成凉菜来吃 。
古人十分地敬天尊神,所以那时候茶还被当成祭品,奉献给祖先和神明 。
3|唐代:煎茶煮饮
唐代的蒸青绿茶饼,制作方法相当复杂:分为“采”、“蒸”、“捣”、“拍”、 “焙”、 “穿”、 “封”七道工序 。
煎茶在《茶经》中有详尽的记载 , 茶饼要先研磨成粉状,过罗筛 。茶釜在风炉上煮水,等水微沸之后,就将碾好的茶末投入釜心之中 , 随即用特制的竹筴搅动,等到茶沫满溢之后,将茶汁酌入茶碗中饮用 。煎茶的过程中,可以依照个人口感加盐来调味 。
唐人煮茶一度喜欢往茶汤里添加调味料,如盐、葱、姜或橘皮等等 , 中唐时陆羽极力反对这一煮茶的方式:“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属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 , 斯沟渠间弃水,而习俗不已 。”
陆羽将这种加了调料的茶汤视为沟渠内的废水,煮茶的时候最多加一点盐调味 。此后唐人饮茶开始提倡茶汤的真香真味,为茶道之兴奠定基础 。
4|宋代:点茶分茶
宋代的饮茶方式上升到了审美的高度 , 到达了极致 。他们在茶饼上装饰了很多龙凤的花纹,十分精致,叫做“龙凤团茶” 。
先将饼茶碾成细细的粉末 , 置碗中待用 。以釜烧水,微沸初漾时,冲点碗中的茶 。为了使茶末与水融为一体,于是就发明了一种用细竹制作的工具,称为茶筅,用茶筅快速击打,使茶与水充分交融,并使茶盏中出现大量白色茶沫 。
宋代当时还流行一种点茶游戏称为“分茶” , 分茶又称“茶百戏” 。分茶的方法是将茶粉放入茶盏中注入沸水,然后用茶筅击打茶汤,使茶汤表面形成白色茶沫 。与此同时,白色茶沫会幻化出各种图案或文字,但这些奇特的现象又会转瞬间消失殆尽 。
如果说唐代的煎茶重于技艺,那么宋代的点茶更重于意境 。点茶,是一门艺术性与技巧性并举的技艺,这种技艺高超的点茶方式,也是宋代发达的茶文化集大成的体现 。
5|明代:散茶冲泡
到了明代 , 制茶法和饮茶法一再简化 。朱元璋大力推广散茶导致了茶类的异化,以前只有绿茶,后来慢慢又出现了别的茶类 。
开国皇帝朱元璋是农民出出身 , 他认为宋代喝茶的玩法太奢侈了,宋朝对美的追求是有害的,最后导致了宋的亡国 。于是他把很多繁复的东西都简化了,废除团茶,改制散茶,饮茶的方式也按民间的,抓一把散茶放进水里泡一泡就行了 。
朱元璋大力推广散茶导致了茶类的异化 , 以前只有绿茶,后来慢慢又出现了别的茶类 。到了今天,有六大茶类 。
明朝人认为这种饮法“简便异常,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味矣” 。这种冲泡法,实际上是在唐宋时就已存在民间的散茶饮用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