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几本关于茶道方面的书籍?
文章插图
这些年下来,时不时都会收到茶友发来消息问,有没有什么关于茶知识的书籍推荐 , 可作为系统性学习,或者适合初喝茶的茶友看的书等等 。仔细回想了一下,每次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似乎都没有相对完整的答案回复他们 。刚看到这个问题那我就简单的说说茶道方面的书籍 ,
在茶叶领域,正统的书籍有很多,比如推荐《茶叶审评与检验》,你能从中大致了解清楚评茶的主要方向有哪些,对于许多初学饮茶的茶客来说完全够用了,阅读起来也不难,通俗易懂 。
还推荐《茶经述评》,这本书在我看来非常牛 , 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是对陆羽《茶经》的解读,同时还有自己的见解 。但也有必要说的是,书中有些观点与现今存在些差异 , 但依然还是很值得阅读 。还有一本《茶叶全书》,相当于一本茶叶百科全书 。
当你有了正统作品、专业的论文期刊阅读经历后,再去看一些比较有新意的观点之时,你就能判断这些观点哪些能够对你有帮助,哪些不会被误导 。
以上是我对茶书籍学习的一些看法 , 当然 , 也仅仅是供以参考 。最关键一点,依然还是多喝多实践 。
前些年我学茶道时也收集了不关于茶道的书籍,这些书均出自古籍阁的茶道电子书合集,包括了茶道从入门到精通的全部资料 , 非常全面
历年来收藏的茶道书籍目录:
《茶鉴赏手册》《[中国茶具百科·彩图版]》《[中国茶典]》《[中国茶疗]》《[中国茶韵]》
《[茶与中国文化]》《[茶与茶艺鉴赏]》《[茶当酒集]》《中华茶文化寻踪》
《中国十大名茶冲泡方法-茶道》《中国茶文化丛书:《数典》》
《中国茶文化丛书:《纪茗》》《中国茶文化丛书:《说泉》》
《中国茶文化丛书:《谈艺》》《中国茶文化今古大观》
《中国茶文化图典》《中国茶经》《[品茶录:中华茶文化]》
《[唐]陆羽撰、沉冬梅校注:茶经校注》《[图解茶经.经典图解畅销版]》
《[图解茶经:认识中国茶道]》《[日本茶道文化概论]》《中国茶经[全彩典藏版]》
《中国茶经·完整版版》《[茶文化与茶具]》《[茶文化博览·中国茶典]》
《[茶文化概论]》《茶艺风情.中华茶文化丛书07 》《茶艺风情.中华茶文化丛书07》
《茶路历程.中华茶文化丛书01》《中华茶文化基础知识.陈文华》
《中华茶文化丛书(全10册).9茶哲睿智》《中国茶系列.茶具清雅+中国茶具艺术与鉴赏》
《茶具清雅.中华茶文化丛书》《[茶道].文字版》
《中华茶文化基础知识》《中华茶文化寻踪》《[茶道入门三篇:制茶、识茶、泡茶·彩图版]》
《中国十大名茶及相关知识略》《弘扬茶文化 从零开始学泡茶》
《茶疗百疾》《中华茶文化丛书(全10册).10茶趣异彩》
《中华茶文化丛书(全10册).3茶具清雅》
《中华茶文化丛书(全10册).4茶道玄幽—中国茶的品饮艺术》
《中华茶文化丛书(全10册).5茶饮康乐》
《中国十大名茶及相关知识略》《中国文化新论丛书-茶与中国文化》
《中国禅茶文化精神及其社会价值》《中国茶叶大辞典》《中国茶文化丛书:《习茶》》
《中华茶文化丛书(全10册).6茶馆闲情—中国茶馆的演变与情趣》
《中华茶文化丛书(全10册).8茶典逸况—中国茶文化的典籍与文献》
《茶典.茶集2(茶艺、茶俗、茶诗文)中》《茶典逸况.中华茶文化丛书》
文章插图
1.《生活月刊》著《茶之路》除去之前的纪录片《茶 , 一片树叶的故事》,这是我看的第二个关于茶的资料 。书序中指出年轻人多不喝茶 , 是因为没有合宜的识茶渠道、核查方式和用茶帮助的整体氛围 。这样,年轻人就不知其好,或者知其好却不得其门而入 。这本书 , 通过旅行的方式,踏上中国茶树种植地的山路去寻找茶源,讲述历史、种茶环境、制茶过程、茶叶特点,也讲一些茶人的故事,人文感十足 。它用一种简单的方式和平易的态度,通过茶本身的故事,让人有看下去的欲望,让人更想去了解茶,去试试品尝茶 。这本书,也和茶一样,让人有回甘的感觉 。作为一本初步了解茶的书籍,非常推荐 。
2.郑国建主编《中国茶事》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本工具书,它对茶叶分类、中国名茶、饮茶器具、茶道之法、茶养生与茶美食、茶历史与茶文化做了一些讲解 。对我来说,比较适用的是书中对每种茶叶的解释和品鉴方式 。书中有图文对照,从茶叶本身、茶汤、香气、味道和一些独特的地方去讲解品鉴的方法,这块对我来说非常有用 。喝茶的时候对照着看,对茶本身的理解会深一些 。书的第四部门讲了现代工夫泡茶的基本方法,也有一定的学习之处 。整本书,对我喝茶的“实践” , 帮助比较大 。其实想说一句,想学茶,多喝最有帮助 。
3.陈宗懋杨亚军主编《中国茶经》是一本教科书、工具书 , 这是一本非常完整的讲茶的书 , 从地理分布到制茶工艺、茶叶特色,非常专业 。但是说实话,对我这种非专业的朋友,涉读起来稍显费力 。总体来说,这本书对于系统性了解茶叶,十分有帮助 。
4.周重林李明著《民国茶范:与大师喝茶的日子》这本书没怎么讲茶 , 倒是以茶为线索 , 讲了一群顶级文人的故事 , 有胡适、鲁迅、周作人、梁秋实、林语堂、闻一多、郁达夫、陶行知、汪曾祺、巴金、李叔同、苏曼殊、丰子恺、张爱玲、张恨水和顾颉刚 。作为茶周边的趣事 , 这本书就非常有意思,所以这本书我也推荐 。
以上这四本 , 除了《中国茶经》很专业,另外三本书属于入门级,对茶会有初步了解有帮助的书 。两年来 , 笔者觉得喝茶最重要的还是实践,看书作对比,和更多有经验的茶人交流,都是了解茶的渠道 。对茶文化传承这件事一直不太接受,了解茶之后 , 喝茶,真的只是生活中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 , 并没有那么大的责任 , 需要我们去传承 。而且,有些茶真的很好喝,比如昔归、冰岛、蒙顶甘露啊 。我们很多人也爱喝咖啡,但和爱喝茶一点不冲突 。希望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茶,爱上茶 。
###其它资料参考###茶道是以修行悟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 , 是饮茶之道和饮茶修道的统一 。茶道包括茶艺、茶礼、茶境、修道四大要素 。所谓茶艺是指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的一套技艺;所谓茶礼 , 是指茶事活动中的礼仪、法则;所谓茶境,是指茶事活动的场所、环境、所谓修道,是指通过茶事活动来怡情修性、悟道体道 。先学会泡名种茶叶吧然后再一步一步了解茶叶历史呃,多问,多看,多学 。为你推荐一本书《中国茶道》
###其它资料参考###泡茶法大约始中唐,南宋末至明朝初年,泡茶多用于末茶 。明初以后,泡茶用叶茶 , 流风至今 。泡茶法大约始中唐 , 南宋末至明朝初年,泡茶多用于末茶 。明初以后,泡茶用叶茶,流风至今 。十六世纪末的明朝后期,张源著《茶录》,其书有藏茶、火候、汤辨、泡法、投茶、饮茶、品泉、贮水、茶具、茶道等篇;许次纾著《茶疏》,其书有择水、贮水、舀水、煮水器、火候、烹点、汤候、瓯注、荡涤、饮啜、论客、茶所、洗茶、饮时、宜辍、不宜用、不宜近、良友、出游、权宜、宜节等篇 。《茶录》和《茶疏》 , 共同奠定了泡茶道的基础 。十七世纪初 , 程用宾撰《茶录》,罗廪撰《茶解》 。十七世纪中期,冯可宾撰《岕茶笺》 。
十七世纪后期,清人冒襄撰《岕茶汇钞》 。这些茶书进一步补充、发展、完善了泡茶法 。传统泡特色:道具简单,泡法自由十分适合大众饮用 。冲泡步骤:烫壶:将沸水冲入壶中至溢满为止.倒水:将壶内的水倒出至茶船中 。置茶:这是比较讲究的置茶方式,将一茶漏斗放在壶口处,然后用茶匙拨茶入壶 。注水:将烧的水注入壶中,至泡沫溢出壶口 。倒茶:先提壶沿茶船沿逆行转圈,用意在于刮去壶底的水滴,俗称“关公巡城”(是因为一般壶都是红色,刚从茶池中提出时热气腾腾,有如关公威风凛凛,带兵巡城),注意磨壶时的方向,右手执壶的欢迎喝茶时要逆时针方向磨,送客时则往顺时针方向磨,如是左手提壶,则反之 。将壶中的茶倒入公道杯,可使茶汤均匀 。另一种均匀茶的方法是在用茶壶轮流给几杯同时倒茶,当将要倒完时 , 把剩下的茶汤分别点入各杯中 , 俗称“韩信点兵” 。注意倒茶时不能一次倒满一杯 , 至七分满处为好 。分茶:将茶中的茶汤到入茶杯中 , 以七分满为宜 。奉茶:自由取饮,或由专人奉上 。去渣:用渣匙将壶中茶渣清出 。以备后用:客人离去后,洗杯,洗壶以备下次用 。
###其它资料参考###1、《中华人民共和国茶叶国家标准》这不是一本书,是一份份文档,基本有点名气的茶都涵盖了,网上可以下载不用买,让你买茶不再被忽悠 。
《中国茶事》
2、《中国茶事》郑国建这算是一本工具书了,对茶叶分类、中国名茶、饮茶器具、茶道之法、茶养生与茶美食、茶历史与茶文化做了一些讲解 。有图文对照,从茶叶本身、茶汤、香气、味道和一些独特的地方去讲解品鉴方法,可以喝茶时对照着看 。
《中国茶经》
3、《中国茶经》陈宗懋、杨亚军非常完整的茶业百科全书,从地理分布到制茶工艺、茶叶特色,非常专业 。这本书对于系统性了解茶叶非常有用,但对于非专业的同学稍显费劲 。
《茶经述评》
4、《茶经述评》吴觉农陆羽的《茶经》读起来会艰涩难懂 , 推荐当代茶圣吴觉农主编的这本,从1979年开始撰写,如今这本是第三稿,从注释-评述-精简其稿,可见内容的详实与写作精神 。
《中国古代茶书集成》
5、《中国古代茶书集成》朱自振、沈冬梅、增勤近1000页,集成了近120种茶书,把历代问世的茶书按唐五代、宋元、明、清四个阶段 , 给以全文整录并作详细的校对和注释,是一本古代茶学遗产完备的继承与梳理 。
《武夷茶经》
6、《武夷茶经》萧天喜福建武夷山算是茶产业发展巨头之一,囊括了六大茶类之二,是红茶和乌龙茶的发源地 。
这本书介绍了武夷茶、武夷岩茶的历史源流、品种名丛、栽培管理、制作工艺、品饮文化、茶艺茶俗、茶具茶器、产区产量、流通传播、民间故事,以及相关的诗词文赋、论著资料、图表等等,视野之宽阔,资料之详尽 。
茶学专业四大金刚
7、茶学专业四大金刚《茶树栽培学》、《制茶学》、《茶叶审评与检验技术》、《茶叶生物化学》适合茶学专业的同学 , 搭配茶叶审评课程边练边看,知识性很强,绝对受益匪浅,如果报了考证班,这四本书也许能陪伴你考完高级评茶师 。
《中国名优茶系列》之婺源绿茶
8、《中国名优茶系列》程启坤一种茶一本的小册子,笔者大都是对该茶类有深刻认识的老茶人 , 教科书式的行文逻辑,对学习一款茶有很好的入门引导作用 。绿茶类尤其全面,大部分名优绿茶都包括了 。
《茶源地理》之福鼎
9、《茶源地理》吴垠以游记为基链,将白茶的树种起源,国营茶厂兴起、白茶工艺、风土人情节节串连,语言通俗易懂,极具趣味性,可谓初学者必备书单!
《漫话普洱茶》
10、《漫话普洱茶》邹家驹作者是蜚声国内外的普洱茶专家,曾两任云南省茶叶协会会长 。本书图少文字犀利,普洱茶的另类教科书,看过它你就不怕别人在普洱这一难点上碾压你了 。
###其它资料参考###绿茶主要以玻璃杯冲泡和盖碗冲泡为主
玻璃杯冲泡
明代张源所著《茶录》一书在谈到投茶时是这样说的:“投茶有序,毋失其宜 。先茶后汤曰下投 。汤半下茶,复以汤满,曰中投 。先汤后茶曰上投 。春秋中投 。夏上投 。冬下投 。”意思是在冲泡绿茶的时候 , 投茶是有顺序的 , 即所谓的下投、中投、上投 。
下面让我们一一介绍这三种方法的区别 。前提:玻璃杯容积为200ml,投茶量为3—5克
温杯技巧
温杯是茶叶冲泡的一道必要程序,可起到保温留香的作用 , 而且能避免玻璃杯在高温情况下破裂 。
1、上投法——细嫩的名优绿茶品种
代表:碧螺春,信阳毛尖
技巧:先将开水注入玻璃杯中,至七分满,等水温降至75℃左右时,放入茶叶 。
注意:采用上投法冲泡,很容易造成茶汤浓度上下不一,茶香挥发不出,这时可轻轻拿起玻璃杯 , 晃动,让茶汤浓度上下一致 , 让茶香挥发 。
2、中投法
代表:龙井、六安瓜片
中投法投茶
技巧:先往玻璃杯注入开水,至1/5满,然后待水温降至80℃,投入茶叶,转动玻璃杯,之后再注入水温为80℃的水至七分满 。
3、下投法
代表:太平猴魁,日照绿茶
技巧:先往玻璃杯投入茶叶,之后加入85℃的水至七分满
选取一个150ml的盖碗,用茶则取出3-5g龙井 , 备好80-85℃的水(煮开放置至水温80-85℃) 。
盖碗冲泡技巧
1、温杯
将公道杯中的水再倒入茶盅中,以提高杯的温度,有利于更好的泡制茶叶 , 温杯是茶叶冲泡的一道必要程序,可起到保温留香的作用 。
2、投茶
将称好的茶叶投入盖碗中
3、倒水
往盖碗中倒入80-85℃的水,倒水时注意,水不能直接倒在茶叶上,沿着盖碗边缘倒入,不然会影响茶叶的口感 。
【什么书介绍茶怎么泡】4、出汤
绿茶在浸泡12秒左右之后,第一泡出汤,把茶汤倒入公道杯中,之后分茶 。
冲泡总结
1、投茶量:不同的容器,投茶量是不同的 , 而且投茶量还得根据个人的口感去调整,比如一个喝习惯了浓茶的老茶客,你给他泡3ge的绿茶,他只会觉得没有味道,对于这个茶客来说,你这茶就是不好的,这样投茶量也得因人而异 。
2、温杯:正式泡茶之前记得温杯,不论是哪种茶具冲泡茶叶 。温杯可以起到保温留香的作用 。
3、冲泡:冲泡时,应该注意,不要直接把开水倒在茶叶上,这会严重影响茶汤的品质 。
4、水温:冲泡绿茶,特别是高级绿茶,水温不宜过高,但是也不能太低,最好的温度在80-85℃之间,如果急着泡茶的话,可以把开水倒在公道杯中,然后冲泡时,用盖碗的盖子做引流,把水倒入盖碗中
###其它资料参考###1、温具,将茶杯洗净,用开水稍微烫过,此为温杯 。
2、置茶,将茶叶放入高温烫过的茶杯中,用85摄氏度的开水冲泡,水量盖过茶叶稍多一些即可,等茶叶舒展片刻 , 将水倒掉 。其目的是使茶叶完全苏醒过来,重新焕发出茶叶的本质,并且茶叶中的一些杂质,碎末 , 此时也随之流出,使得下一步冲泡的茶质将更清新,洁净 。
3、冲泡,可适当提高水壶的位置,由上而下,水流如瀑布一般落入杯中 , 叫杯底的茶叶泡个澡 。注意泡茶的水温80-90度为好 。
4、倒茶,待茶汤凉至适口,且慢慢品尝 。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