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令女大学生香销玉殒?

  小婉姑娘刚满20岁 , 是某重点大学二年级学生 。 学习努力 , 成绩好 , 待人诚恳 , 有理想 , 上进心强 。 由于学习成绩好 , 在对专业重新分班时 , 被选入新班 。 新班的学生都是原班的佼佼者 。 谁知她却说在新班学习很吃力 , 真想死 。 认为还是原班好 , 并要求回原班 。 系里没有同意她的要求 。 虽然在新班每次考试都在80分以上 , 她还是常常流露出悲观厌世的思想 , 情绪忧郁、沉默寡言 。 她不满意新班 , 觉得学习吃力 , 又争强好胜 , 考试总想保持在90分以上 。 为了达到目的 , 她白天黑夜拼命学习 。 这样超负荷的学习使她心理上感到很累 , 渐渐地变得情绪低落、抑郁焦虑、意志消沉、万念俱灰 , 只求一死了之 。 很显然 , 她患了抑郁症 。 自杀前的一天 , 她还对家人说:“唉 , 又要考试了 。 ”流露出极度的胆怯和恐慌 。 由于家人、老师、同学都未能及时给予注意和帮助 , 她自己又无力自拔、自救 。 最终 , 正处于人生最美好时光的她 。 用安眠药结束了自己短暂的一生 。
因为躯体的疾病和心理上的疲劳、绝望原因而引发的抑郁 , 严重时可以导致自杀 , 自杀是个人的精神困扰严重到难以控制 , 精神彻底崩溃的表现 。 它始于心理挫折 , 发生于正在摆脱抑郁的心理冲突的过程中 。 自杀是一个特殊的社会问题 。 在现代社会中 , 自杀死亡在死亡谱中已占很突出的地位 , 而且年龄日趋年轻化 。
自杀行为的产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 概括而言 , 有这几个方面:
(1)自杀行为与生活方式、民族传统、宗教信仰、教育方式等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相关:据有关的比较研究资料揭示 , 墨西哥的自杀率为2人/10万;美国高其5倍 , 为10/10万;奥地利高其12倍 , 为24人/10万;西柏林高其21倍 , 为42、7人/10万 , 日本的自杀率也较高 。 这些状况可能与其国家的意识自由、政治对抗剧烈、人情淡漠、生活节奏紧张、精神压力过大、意识形态冲突激烈等因素有关联 。 相对而言 , 中国的自杀率较低 , 这与中国人传统的礼教观念的影响较深有关 。 正所谓“身体发肤 , 受诸父母 , 不可有之毁损” 。 但是 , 我国近些年来自杀率上升 , 特别是青少年的自杀率上升 , 是值得注意的社会现象 。
(2)自杀行为与社会、政治、经济因素相关:一般来说 , 经济、政治、秩序稳定 , 人们的心理平衡 , 自杀率相对就低 , 而经济与政治的剧变 , 引起社会动荡、秩序混乱 , 造成了社会与文化的不稳定状态 , 破坏了人们的社会支持与交往 , 削弱了人们生存的能力 , 信心和意志 , 感到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 , 对未来感到焦虑、忧愁 。 由此出现绝望的情绪状态 , 从而产生自杀 。 所以 , 在这种时代 , 往往自杀行为的发生率较高 。 例如 , 中国的“文革”期间以及90年代头几年前苏联、东欧的情况就是如此 。
(3)自杀行为与精神刺激因素相关:人际关系紧张、社会竞争剧烈、经济状况不佳、教育方法不良、亲人死亡、天灾人祸、爱情失败、家庭矛盾、升学就业不顺利、事业无成以及别人的嘲讽打击、刁难等等外界的事物或情境阻碍了人们去达到目标或满足需要时 , 这些不良的精神刺激因素 , 使人们产生严重的挫折感 , 成为自杀的诱因 。
【什么令女大学生香销玉殒?】 (4)个人的挫折容忍力:如果说 , 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精神刺激等因素是自杀行为产生的诱因 。 那么个人的挫折容忍力因素则是自杀行为产生的直接因素 , 而且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 在同样的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状况中有时很多人处于同样的动机冲突、挫折情绪的精神刺激之中 , 但由此而产生自杀行为的毕竟是极少数人 。 显然 , 这与人们的心理承受力相关 。 在严重的挫折面前 , 有的人坚韧不拔 , 百折不挠 , 有的人则惊慌失措 , 颓废沮丧 , 一蹶不振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