茼蒿又称同蒿、蓬蒿、蒿菜、菊花菜、塘蒿、蒿子杆、蒿子、桐花菜(在福建等地也叫鹅菜、义菜),为菊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长形羽状分裂,花黄色或白色,与野菊花很像 。瘦果棱,高二三尺,茎叶嫩时可食,亦可入药 。
目录1.形态特征
2.分布范围
3.种植技术
4.选购技巧
5.营养价值
形态特征茎叶
光滑无毛或几光滑无毛 。茎高达70厘米,不分枝或自中上部分枝 。基生叶花期枯萎 。中下部茎叶长椭圆形或长椭圆状倒卵形,长8-10厘米,无柄,二回羽状分裂 。一回为深裂或几全裂,侧裂片4-10对 。二回为浅裂、半裂或深裂,裂片卵形或线形 。上部叶小 。
花
头状花序单生茎顶或少数生茎枝顶端,但并不形成明显的伞房花序,花梗长15-20厘米 。总苞径1.5-3厘米,总苞片4层,内层长1厘米,顶端膜质扩大成附片状 。舌片长1.5-2.5厘米 。
舌状花瘦果有3条突起的狭翅肋;肋间有1-2条明显的间肋 。管状花瘦果有1-2条椭圆形突起的肋,及不明显的间肋 。
分布范围原产地中海,在中国已有900余年的栽培历史,且分布广泛,但南北各地栽培面积很小 。分布在安徽、福建、广东、广西、广州、海南、河北石家庄、湖北、湖南、吉林、山东、江苏等省 。
种植技术1 整地施肥
播种前施足腐熟基肥,每亩1500--2000千克,另加磷酸二铵20--25千克,均匀撒在田内,翻耕耙平做成平畦 。
2 播种
茼蒿种植主要采取撒播或条播,播种后覆土1厘米左右,耙平镇压 。春播一般在3--4月间,秋种在8--9月间,冬种在11~--2月间 。小叶品种适于密植,用种量大,每亩2--2.50千克;大叶种侧枝多,开展度大,用种量小,每亩1千克左右 。
3 田间管理
3.1 温度 。茼蒿生长适温17--20℃,早春播种天气还比较冷凉,并伴有倒春寒现象,因此播种后需要在畦面上覆盖地膜或旧棚膜,四周用土压实,防寒保温,待天气转暖,幼苗出土顶膜前揭开薄膜 。保护地种植超过25℃时要打开通风口放风 。
3.2 间苗除草 。当小苗长到10厘米左右时,小叶种按株、行距3--5厘米见方间拔,大叶种按20厘米左右见方间拔,同时铲除杂草 。
3.3 浇水施肥 幼苗出土后开始浇水,浇水时间和次数要灵活掌握,以保持土壤湿润为标准 。每次采收前10--15天追施1次速效性氮肥,每亩施硝酸钾15千克,尿素8千克左右 。
3.4 病虫害防治 。防治茼蒿病虫害主要从农业防治入手,要合理施肥浇水,避免忽大忽小;温度管理不忽高忽低,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植株健康生长,减少病虫危害和农药施用,维护生态平衡 。
【茼蒿百度百科 茼蒿百科】4 收获 。当幼苗长到18--20厘米高时,小叶种贴地面一次性割收,洗净根部泥土,捆成小把上市 。大叶茼蒿收获比较灵活,可一次性采收完,也可以采取1次播种多次采收,方法是:收获时留主茎基部4--5片叶或1--2个侧枝,用手掐或小刀割上部幼嫩主枝或侧枝,捆成把上市,隔20天左右掐1次 。每次收完及时浇水追肥,以促侧枝萌发 。
文章插图
选购技巧茼蒿多用于火锅和拌菜 。为使叶子和茎杆都能均匀煮熟,可从茎短叶茂的茼蒿中挑选茎杆粗细适中的 。粗茎而又中空的茼蒿大多生长过度,叶子又厚又硬 。新鲜茼蒿通体呈深绿色 。应舍弃叶子发黄、叶尖开始枯萎乃至发黑收缩的茼蒿 。茎杆或切口变褐色也表明放的时间太久了 。
营养价值蓬蒿具有调胃健脾、降压补脑等效用 。常吃茼蒿,对咳嗽痰多、脾胃不和、记忆力减退、习惯性便秘均有较好的疗效 。而当茼蒿与肉、蛋等共炒时,则可提高其维生素A的吸收率 。将茼蒿炒一下,拌上芝麻油、味精、精盐,清淡可口,最适合冠心病、高血压病人食用 。
相关经验推荐
- 土豆百科 土豆百科知识
- 娃娃菜百度百科 娃娃菜百科
- 啥叫西葫芦 西葫芦百科
- 香菜百科 川崎香菜百科
- 香菇 百科 香菇百科
- 心里美百科 心里美的特点
- 花椰菜的种类 花椰菜百科
- 竹笋百科 百度百科竹笋
- 小白菜是啥 小白菜百科
- 油菜百科 百度百科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