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皮芋艿是什么,剥菱角的最佳方法,每篇文章都是精品( 三 )


去皮芋艿是什么,剥菱角的最佳方法,每篇文章都是精品

文章插图


慈姑(茨菰)

去皮芋艿是什么,剥菱角的最佳方法,每篇文章都是精品

文章插图


荸荠慈姑
历史上乌芋时而指荸荠 , 时而指同属单子叶植物的泽泻科的茨菰(李时珍改为“慈姑” , 认为“慈姑一根岁生十二子 , 如慈姑之乳诸子 , 故以名之 , 作茨菰者 , 非矣”) , 时而将二者混在一起 。 汪曾祺在《咸菜茨菰汤》一文中写道:“我小时候对茨菰实在没有好感 。 这东西有一种苦味 。 民国二十年 , 我们家乡闹大水 , 各种作物减产 , 只有茨菰却丰收 。 那一年我吃了很多茨菰 , 而且是不去茨菰的嘴子的 , 真难吃 。 ”
去皮芋艿是什么,剥菱角的最佳方法,每篇文章都是精品

文章插图


在古代 , 肚脐称为“脖脐” , 《玉篇·肉部》:“脖胦 , 胅脐也 。 ”《集韵·没韵》:“脖胦 , 齐也 。 ”“齐”即脐 , “胅”就是凸的意思 , 《山海经·海外南经》:“其为人结胸 。 ”郭璞注:“臆前胅出如人结喉也 。 ”“结胸”就是鸡胸 , 胸部像喉结一样凸出 。 故“脖脐”指的是脐突 , 即突起的肚脐 。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之五“京瓦伎艺”条列举“崇观以来在京瓦肆伎艺” , 提到“张臻妙、温奴哥、真个强、没勃脐、小掉刀”等擅长“筋骨上索杂手伎” 。 “没勃脐”应是艺人的绰号 , “勃脐”就是“脖脐” , 《广韵》:“脖 , 蒲没切 , 音勃 。 胦脐 。 ”二者发音相同 , 又都是“孛”表声兼表义 , 从“孛”取义的字都有兴、盛之义 , 表现为向上 , 故两者可以互换 , 这也从侧面说明 , “脖”“勃”的单字意义在词语里并不重要 , 只是表示突起的状态 , 所以直到清代“脐”字没变 , 而“脖”字已换了几换 。 《本草衍义》把荸荠写作“葧脐”(“葧”亦是蒲没切) , 也只是给“勃”加上草字头 , 代表指的是植物而已 。 到了元代 , “脖”字有了分化 , 元马致远《马丹阳三度任风子》第一折:“恰便于似饿狼般撞入肥羊圈 , 乞儿般闹了悲田院 。 吃的来眼又睁 , 撑的来气又喘 , 都是些猪脖脐狗奶子乔亲眷 , 都坐满一圆圈 。 ”“猪脖脐”即猪肚脐 。 元关汉卿《单刀会》:“青龙偃月刀 , 九九八十一斤 , 脖子裹着一下 , 那里寻黄文来?”这里“脖”指的是头与躯干连接部分 , 在此之前 , 这一部位是用“项”或“颈”来表示的 , 如西汉的“强项令”董宣 , 就是以不向权贵低头而得名的 。 再如引颈就戮 , 意为伸着脖子从容就义 。 此外 , 长颈鹿就是长脖鹿 , 口语中说的“脖颈(gěng)儿” , “脖”与“颈”是同义联合 , 有人写作“脖梗儿” , 是错的 。 既然将荸荠称为“脖脐”“勃脐” , 为了加以区分 , 除了将荸荠写作“葧脐” , 在称人的肚脐时 , 会加上“肚”字 , 称为“肚脖脐”“肚勃脐” , 叫着叫着就省成了“肚脐” , 由“脖脐”到“肚脖脐”再到“肚脐” , 很多方言都经历过这种变化 。 而“脖脐”“勃脐”改为“荸荠”后 , 读音也发生了变化 , 读为bíqi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