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行业困在流量里

杭州纵火案过去了四年 , 林先生一则有孩子的微博把自己又送上了长久的热搜 , 长情的形象一夜崩塌 , 甚至传出了他还有一个四岁孩子的碎三关的传言 。 而林先生当年的忠实拥趸 , 甚至被传言为代笔的大V前段时间还在晒自己130万装修的房子 , 突然也关闭了自己的微博 。 毕竟这个大V当年就是蹭这个事件的流量起来的 , 之后的商业模式也都是建立在这个正义的形象之下的 , 现在一夜反转 , 确实也让人不知该如何应对 。 随着他们淘宝店产品的全部下架 , 可能建立在这件事情之上的商业模式 , 也要一夜归零 。
在众多的评价中 , 我的朋友老talk说的倒是最贴近本质 , 他说“:杭州整个城市 , 弥漫着一种楚门世界的气味 , 这个宇宙里 , 万物都可化为流量 , 没有真实的个体 , 没有严肃的主题 , 被替换掉的人生有水分 , 深情的丈夫是假的 , 我的女朋友在订婚 , 连1818黄金眼都是排练过的 。 ”
而我在另一则评价林先生和他小舅子之间争论的微博中写的则是:“记住 , 两个人都是做淘宝的 , 留点心眼总是对的 。 你以为你是个仗义执言的群众 , 其实你就是个流量 。 ” 在2015年我出版的《格局逆袭》一书中 , 封底有句话是“如果你太在意别人的评价 , 要么你站的不够高 , 要么你是在做淘宝” 。 短短五六年 , 流量就击败了评价 , 成为了绝对的王道 。 至于林爸爸是不是渣男 , 都已经不再重要了 。

之前有篇文章很火 , 叫“外卖小哥都困在系统里” , 其实很多人没有意识到 , 互联网行业也已经困在了流量里 。
这种竞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在我印象中 , 大概是从今日头条开始的 。
我负责360手机助手做安卓市场的时候 , APP强调的都是用户打开数据 , 也就是频次 。 现在流毒甚广的各种APP“后台相互吊起” , 也就是让应用常驻后台 , 从数据上看它是活跃的 , 但实际上用户并没有使用 。 说白了就是当年刷频次凑日活的一个后遗症 。 后来手机实在是太卡了 , 几家后台启动最严重的巨头还做了一个绿色联盟来控制局面 , 严重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
而在今日头条之后 , 另一个数据成为了行业评估的主流 , 叫做“使用时长” 。 以前看这个数据的产品大概只有三类 , 视频、游戏、社交 , 到后来就连清理软件都要装个资讯模块 , P图软件都要给你来信息流小视频 , 整个行业一下就乱了 。
毕竟频次这个东西 , 你还是可以刷刷 , 大不了我一天打开个三五次甚至十几次 , 也说得过去 。 但时间大家就只有24小时 , 醒着的时候大概也只有16小时 , 扣去还要工作什么的 , 基本就是8小时左右的厮杀空间 。 但你开始厮杀用户时间了 , 用户就惨了 , 天天要抱着手机和吸大烟一样、而这个内卷的巅峰自然是抖音的诞生 。 杀时间这件事情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 , 腾讯副总裁的“猪食论”也由此诞生 。 其实很早我就把这个事情叫做“信息流养猪” , 因为但凡你加点严肃内容或者互动操作 , 这个事情就没有办法持续沉迷 。 而这个事情宫崎骏在名作《千与千寻》中已经早有表述 , 所以为什么说宫崎骏是大师呢 。 鲁迅说人的悲欢本并不相通 , 那是因为他没有刷过抖音 。

互联网内卷其实从那一刻就开始了 , 而现在我们看到的不过是内卷的结果 。 “猪食”的存量竞争走到了尽头就要开始横向扩张 , 于是我们看到了匹凸匹 , 互联网买菜 , 这就是对金融和零售行业的支付转移 , 结果被国家咔嚓一下都给断了 。 最搞笑的是教育 , 前段时间刚看到字节搞的大力教育 , 号称要“大力出奇迹” 。 我就等着看奇迹 , 结果奇迹真的发生了 , 教育部居然成立了一个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 , 一下子把整个教育培训行业都干死了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