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补什么( 三 )


(3)秋季进补
秋季,气温渐降,气候变得干燥,人体也由夏湿过度到秋燥 , 许多人因秋燥而出现口干、咽干、唇焦、干咳、胸痛、气喘等症状 。为使人体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秋季老人进补的基本原则应是:宜润不宜燥,可多吃具有滋阴补肾、润肺、生津、提神、益气、嫩肤等功效的滋补品 。待身体逐渐适应秋凉后的气候后 , 再选食一些动物性补品,如鸡肉、黄鳝、鸭肉、猪肺、猪肝、鸽肉等 。下面介绍几种秋季常用的进补品 。
①百合:性甘,微寒,富含蛋白质、淀粉及微量的多种生物碱 。具有养阴润肺、止咳、清心安神功效 。适用于肺阴虚、久咳干咳、痰中带血;低热、心神不安,或高热后余热未?。?心烦失眠等症 。
②莲子:为秋凉时节补益强身之佳品,其中尤以产于湖南的湘莲最为著名 。莲子性甘平,入心脾 。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份 。既可补气 , 又可固精,主治因脾虚所致的泄泻、食欲不振;肾虚所致的遗精、尿频、白浊、带下以及心气虚或心肾不交所致的心悸、失眠等 。
③银耳:又称白木耳 。性甘平,主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及维生素B 。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补虚损之功效 。适用于肺阴虚咽干、咳嗽少痰、痰中带血,便秘、口舌干燥等 。但凡风寒咳嗽及外感初起时应忌用 。
④山药:性甘平,富含淀粉、淀粉酶、胆碱、维生素C及多种氨基酸 。其中淀粉酶能水解淀粉,有助于消化 。山药还有补脾胃、益肺肾、益气养阴之功效,可用于脾胃虚弱、肾虚遗精、尿频、泄泻久虚等 。
⑤天冬:又名天门冬,性甘苦、寒凉 。为养阴清热、润肺补肾之佳品 。常用于口干咽干、干咳少痰、阴虚肺燥;阴虚低热、午后潮热、遗精盗汗等 。
⑥燕窝:性甘平,为养阴润燥、益气补中之高级进补品 。含蛋白质、糖类、脂肪、纤维、钙、磷、钾、硫等 。适用于肺阴虚所致的潮热、盗汗、干咳少淡、咳血;胃阴虚所致的噎膈反胃;气虚自汗等症 。
(4)冬季进补
冬季是人体进补的黄金季节 。不少人入冬后食欲有所增加 。营养物质不仅易于被消化吸收,且不易通过尿液和汗液排泄散失,因此进补后易于蕴藏而使其发挥功效 。
冬令进补的品种很多,选购进补品和进补时 , 应注意掌握三点:
一是针对冬令食欲较旺盛,吸收功能较好的特点,要加强高热、高营养、味浓色重、补益力强的食物的进补 , 如羊肉、狗肉、牛肉、鸡肉等动物性补品的选食 。
二是要根据自身情况,确诊虚证所在 , 辨证论治,有针对性地加以滋补,并坚持整个冬天都进行进补 。
三是若本身原已有病,选用进补之物要适当,最好遵照医嘱 , 不可盲目进补 。比如糖尿病人,可用生晒参、人参等作为进补品,但忌用甘草及含糖较多的药物 。凡血脂过高、动脉硬化 , 有冠心病、胆囊炎、痛风等疾病者,绝不可应用高蛋白、高脂肪、多糖分的药物和食品,如甲鱼、阿胶、桂圆、别直参、牛鞭、鹿蹄筋等 。因为进食这类食品和药物 , 反而会助长病情发展,使血脂增高、血粘度增稠、血中尿酸增多、血压升高 , 结果越补越糟 。
冬令常用进补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选择:
①植物性滋补品有:红参、别直参、杜仲、山药、西洋参、胡桃仁、龙眼肉、银耳、当归、何首乌、枸杞子、黄芪、党参、白术、菟丝子、黑豆、芝麻等 。其中胡桃仁、龙眼肉、银耳,既是补益食品,又是药补之品,补力甚佳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