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芜是什么意思,菁芜是什么东西,原来答案就在( 六 )


前人论执笔 , “指实掌虚”最为重要 。 虞世南《笔髓论》说:“指实掌虚 。 ”李世民《笔法诀》说:“大抵腕竖则锋正 , 锋正则四面势全 。 次实指 , 指实则节力均平 。 次虚掌 , 掌虚则运用便易 。 ”苏轼说:“把笔无定法 , 要使虚而宽 。 欧阳文忠公谓余‘当使指运而腕不知’ , 此语最妙 。 方其运也 , 左右前后 , 却不免欹侧;及其定也 , 上下如引绳 , 此之谓‘笔正’ , 柳诚悬之言良是 。 ”指实 , 才能笔实 , 点画才能果断有力;但指实不是用蛮力死死把笔 。 苏轼说:“献之少时学书 , 逸少从后取其笔而不可 , 知其长大必能名世 。 仆以为不然 。 知书不在于笔牢 , 浩然听笔之所之而不失法度 , 乃为得之 。 然逸少所以重其不可取者 , 独以其小儿子用意精至 , 猝然掩之 , 而意未始不在笔 , 不然 , 则是天下有力者莫不能书也 。 ”掌虚 , 才能“运用便易” , 使转自如 。 使转自如 , 才能免于生拉硬扯的蛮力 。 据说苏轼是用三指执笔法写字的 。 苏轼不可能知道古人也用三指执笔法 , 恐怕他的三指执笔法只能是一种“坏毛病” , 纠正不过来了 , 也就安之若素罢了 。 按理说 , 在笔法上他应该没有发言权 , 但他以天才的颖悟 , 还是参透了笔法的真谛 。 “把笔无定法 , 要使虚而宽 。 ”“方其运也 , 左右前后 , 却不免欹侧 。 ”“知书不在于笔牢 , 浩然听笔之所之而不失法度 , 乃为得之 。 ”这几句话 , 实在是过来人语 , 度人金针 。 其实 , 综前人所论 , 执笔是为了用笔 , 而用笔的实质 , 可以从两方面去认识:其一 , 就执笔深浅来说 , 大体以母指尖为支点 , 构成一个杠杆 。 这样 , 笔锋向任何方向的运动 , 与笔顶都应该是相反方向的 。 这实际上也是“逆顶”、“涩势”的原因 。 苏轼还说过用笔“如逆水撑船 , 用尽气力 , 不离旧处” , 也是要找到这种杠杆作用 。 找到这种作用 , 是“拨镫”、是“拨灯”、是“拨挑”、是“写”;找不到这种作用 , 顺锋拖过 , 是“画”、是“描” 。 苏轼所谓“浩然听笔之所之” , 就是强调笔锋写过去 , 而不是人力拉扯过去 。 也正是如此 , “方其运也 , 左右前后 , 却不免欹侧” 。 否则 , 笔杆如果总是垂直于纸面 , 哪里会有杠杆作用呢?“老干体”那些人 , 写字时看起来很潇洒、很豪迈 , 实际上写出的点画是无力的 。 其二 , 就使转来说 , 也大体以母指尖为中枢 , 构成一个转轴系统 。 因为笔毫是软的 , 没有转的作用 , 势必偃卧 。 有些碑派书迹 , 不娴转笔 , 为了防止笔毫偃卧 , 就且行且止 , 不断在运笔方向上停驻 , 以使笔锋恢复弹性 , 于是形成锯齿般的点画 , 美其名 , 则可称之为金石气 , 实则是没有发挥出笔毫的作用 。 退一步说 , 如果不转笔 , 即使一笔得力 , 下一笔必不得力 , 因为笔锋在一个方向上已经用“老” , 无以蓄势发力了 。 因此 , 有些碑派书迹 , 迫不得已 , 笔笔起结 , 或者在点画末端多加顿挫 , 找回笔毫原初状态 。 不说这是“无法” , 至少说是简单粗糙之法吧 。 转笔相当于齿轮传动 , 其力学原理与杠杆作用是一样的 。 通过手 , 最终使三维空间里多向度的这两种机械运动 , 映射到纸面上 , 所以点画才会耐品耐嚼 。
如果想让多向度的运动无滞无碍 , 手就越少依傍越好 。 在无所依傍中找到“节力”的感觉 , 就庶几近道了 。 因此 , 枕腕不如悬腕 , 悬腕不如悬肘 。 朱履真《书学捷要》说:“悬臂作书 , 实古人不易之常法 。 上古席地凭几 , 又何案之可据?凡后世之以书法称者 , 未有不悬臂而能传世者 。 特后人自幼据案作书 , 习于晏安 , 去难就易 , 以古法为畏途 , 不以为常 , 反以为异矣 。 ”当然 , 悬腕悬肘 , 的确是苦事 , 如果不想费事 , 启功给出了个方便法门:“书写落笔之前 , 先用笔向空画个圈圈 , 所要写的字 , 以不超出这圈圈范围之外 , 那么就说明你这时执笔的高低 , 提不提腕 , 悬不悬肘等 , 是符合要求的自然的 。 ”启功平常话里 , 自有机锋 , 悟到多少 , 那是悉听尊便的 。 有时见有人为炫耀功夫 , 五指撮住笔顶写字 , 我就不免戚然 。 这事儿 , 北宋黄伯思《东观余论》早说过了:“流俗言:‘作书皆欲悬腕 , 而聚指管端 , 真草必用此法乃善 。 ’予谓不然 。 逸少书法有真一、行二、草三 , 以言执笔去笔远近耳 。 今笔长不过五寸 , 虽作草书必在其三 , 而真行弥近 。 今不问真草字 , 必欲豪指管端 , 乃妄论也 。 今观晋、宋及唐人画图执笔者 , 未曾若此 , 可破俗之鄙说 。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