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芜是什么意思,菁芜是什么东西,原来答案就在(14)


与正确的收笔相对 , 常常会出现如下问题:
其一 , 有头无尾 , 顾头不顾腚 。 梁巘《评书帖》云:“作书不可力弱 , 然下笔时用力太过 , 收转处笔力反松 , 此谓过犹不及 。 ”粗知起笔、行笔 , 而轻忽收笔 , 最有可能造成这一问题 。 下笔时气势不小 , 而收笔处轻飘无力 , 虎头蛇尾 , “钉头”、“鼠尾”的病笔是最明白的例子 。 这一错误不是在收笔处突然爆发的 , 而是在行笔过程中已经开始酝酿的 。 前面我们说过 , 即使一点 , 也要三过其笔 , 点画要有一个绵劲的书写过程 。 做到三过其笔 , 才能称得上字中有笔 , 否则点画没有筋力 , 就谈不上“笔” 。 而收笔轻忽之后 , 最直接导致的 , 可能是下一笔起笔露尖 , 致使浮薄、轻佻 , 点画不干净 , 厚度不够 。 写行草书时 , 有时预先估计了点画的相掩盖之处 , 往往在收笔处草草带过 , 以为不影响最终的效果 , 这种自作聪明往往养成点画荒率的毛病 。 看古人法书 , 任何点画都是“到头”而完整的 。 因为不到头 , 那么下一笔就毕竟是没有来由、信笔书写的 。 读帖时注意古帖中的“目”、“自”等字 , 中间二横或分写、或连写 , 古帖中是交代清晰的 , 而今人却往往含糊其辞地就带过去了 。 朱和羹《临池心解》在谈到“忽笔”时说:“临池切不可有忽笔 。 何谓忽笔?行间摺搭稍难 , 不顾章法 , 昧然一笔是也 。 忽笔或意无疵 , 然与其忽略而无疵 , 何如沉着而不苟?盖笔笔不苟 , 久之方沉着有进境 , 倘不从难处配搭 , 哪得深稳?”如果收笔处不到头 , 所导致的 , 可以说笔笔都是忽笔 , 都是昧然一笔 , 没有充分的把握 。 笪重光《书筏》说:“人知起笔藏锋之未易 , 不知收笔出锋之甚难 。 ”可谓甘苦之言也 。
其二 , 偏面理解“藏头护尾” , 、“无垂不缩 , 无往不收” , 把每个点画都写成一个封闭的样式 。 过去 , 由于篆隶书墨迹的失缺 , 人们理解篆隶书的点画都是封闭的 。 既然每个点画都是“藏头护尾”的 , 则书写时 , 必然是笔笔断而后起 , 点画之间的内在联系就有所割裂 。 我们在“藏露”一节中 , 曾引用沃兴华《论笔法》对这一问题的论述 , 甚是精辟 。 针对“逆入回收”造成的千人一面及点画间联系割断这两个误区 , 沃兴华《论笔法》又说:
针对这两种误区 , 汪(沄)的《书法管见》指出:“书诀中所谓‘无往不收 , 无垂不缩’ , 一着迹便死矣 。 ”主张逆入回收的笔法不宜说得太死板 。 董其昌也看到这种毛病 , 提出了从根本上加以解决的办法 , 《画禅室随笔》说:“米海岳书无垂不缩 , 无往不收 , 此八字真言 , 无等等咒也 , 然须结字得势 。 ”只有将起笔的“逆入”看作是上一笔画的继续 , 将收笔的“回收”看作是下一笔画的开始 , 也就是在上下笔画笔势连贯的基础上 , 逆入回收才能成为“真言” 。
过于强调逆入回收 , 并非没有做到“紧收” , 而是紧得过分了 , 过犹不及 。
其三 , 只知运行 , 不知留驻 , 无头无尾 , 一味萦带 。 在不知法度的前提下 , 率尔学行草 , 最容易犯这样的毛病 。 往往看古人草书 , 特别是大草、狂草法帖 , 惊骇于其急风骤雨之势 , 而不知所致之由 , 跟着感觉走 , 就成了描摹行笔路线的所谓草书 。 孙过庭《书谱》说:“伯英不真 , 而点画狼藉 。 ”草书尽管以使转为务 , 而毕竟也是点画组成 , 苟无点画 , 便不成字 , 只是符号耳 。 姜夔《续书谱》说:
自唐以前多是独草 , 不过两字相连 。 累数十字而不断 , 号曰连绵、游丝 , 此虽出于古人 , 不足为奇 , 更成大病 。 古人作草 , 如今人作真 , 何尝苟且!其相连处 , 特是引带 。 尝考其字 , 是点画处皆重 , 非点画处偶相引带 , 其笔皆轻 。 虽复变化多端 , 而未尝乱其法度 。 张颠、怀素规矩最号野逸 , 而不失此法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