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芜是什么意思,菁芜是什么东西,原来答案就在(15)


张旭、怀素固以《古诗四帖》、《自序帖》为巨迹 , 而入门便学 , 易成痼疾 。 (《古诗四帖》有论者以为是伪帖 , 《自序帖》有论者以为不是真迹 , 不去管他 。 )要理解两帖 , 自然需要看张旭、怀素其他帖 。 怀素《论书帖》、《食鱼帖》、《苦笋帖》及《小草千字文》具在 , 法度精严 , 固不待言 。 据米芾说 , 《淳化阁帖》王献之两卷中 , 羼入张旭数帖 , 其开阔雍容之气 , 自与王献之有别 , 而既可羼入 , 也侧面说明张旭与二王实为一脉相承也 。 识得张旭、怀素此等字 , 才可言狂草 , 否则直是不入门耳 。
唐以后作大草者 , 最能“作草如作真” , 对点画意义强调最明显者 , 大概无过王铎 。 细看王铎草书 , 处处行 , 处处留 , 点画形态在造次颠沛、呼天枪地之中 , 精微谨严 , 不留毫发遗憾 , 诚可谓神乎其技 。 他的每一个点画完备圆满 , 收束自然是帖切恰当的 。 当然 , 魏晋人书 , 乃至唐代张旭、怀素 , 更加玄远微妙 , 他们似乎不以点画为意 , 而只是目见全局 。 他们在略不经意中做到准确 , 全篇浑然一体 , 举重若轻 。 相对而言 , 王铎就不免经意乃至刻意 , 留下些斧凿之痕 , 这是时代限之吧 。 傅山草书没有王铎严格 , 有时有点佯狂作秀的意思 , 因此居多作品不及王铎 , 然而偶有合作 , 也能羚羊挂角 , 无迹可寻 , 甚至侵侵然高于王铎 , 个中因素 , 大抵在此 。 也许正是王铎有迹可寻 , 他为后世提供了方便法门 , 可以化育千万 , 成为广大教化之主 。 大匠示人以规矩 , 王铎还是做到了 。
欲做到紧收 , 必注意末笔 。 蒋正和《书法正宗》说:“行草纵横奇宕 , 变化错综 , 要紧处全在收笔 , 收束得好 , 只在末笔 。 ”末笔不仅起到收束一字的作用 , 更起到引领下一字的作用 , 这就要求不仅做到“到头”尽势 , 还要考虑到下一字的起笔得势 。 如孙过庭《书谱》中的“晦朔” , “晦”末笔直顶到头 , 并不提笔结束 , 而是转笔后继续前推 , 宕开笔锋 , 然后翻转接“朔” 。 孙过庭末笔这种写法 , 可以说比比皆是 , 看似繁琐 , 实则是为了方便 。 再如断开的二字“家后” , “家”末笔并不向下引带 , 而是随势继续向上转去 , 形成一个弧形 。 这个弧形的饱满圆劲 , 说明他的笔力到头 , 是紧收 , 无松懈 , 而向上出锋收束 , 显然是为了在空中再形成一个翻转 , 利于“后”字的切锋下笔 。
至于连绵大草 , 形隔理不隔 , 也无非如此 。 点画有起结 , 字有起结 , 字组有起结 , 行有起结 , 每次都能“无垂不缩 , 无往不收” , 也便是所谓一笔书 。 诚如是 , 则以收笔作为衡量技术含量的重要标志 , 不亦宜乎?

菁芜是什么意思,菁芜是什么东西,原来答案就在

文章插图

方圆有两个指向 , 其一指起笔;其二指转折 。
关于起笔方圆 , 前面已经讨论过了 , 我是不同意、或不赞成所谓画三角形式的方笔起笔的 。 所谓方笔 , 乃是侧锋;所谓侧锋 , 也便是斜向下笔 , 然后迅速打开笔锋 , 继续书写 。 而在点画书写过程中 , 毛笔也不可以当刷子用 , 打开笔锋之后平铺直叙地写下去 , 而是随着点画的书写过程 , 毛笔有自然的转动 , 合于运行方向 。 从这个意义上说 , 可以说无锋不侧 , 也便是无锋不中 。 而所谓圆笔起笔 , 无非是承接上一个点画而起笔时 , 有一个反方向的回锋动作 , 从而使起笔处近于圆形而已 。 有的人写字 , 特别是写篆隶书 , 每一个点画 , 都从反方向下笔 , 画一个来回 , 从而形成所谓圆笔起笔 , 我看也是误解 , 大概是可有可无的 。 起笔方圆 , 取决于行笔习惯和点画所处位置 。 从视觉效果来看 , 方笔显得冷峭 , 而圆笔显得厚重;反过来 , 方笔容易显得生硬 , 而圆笔容易显得软弱 。 这在前文 , 特别是讨论“藏露”时 , 已经讨论过 , 此不赘述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