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芜是什么意思,菁芜是什么东西,原来答案就在(16)


这样 , 其实方圆问题 , 就回到了转折问题 。 胡小石《书艺略论》说:
凡言用笔 , 首辨方圆 。 方圆之分 , 形貌外须注意其使转之迹 。 方者多折 , 断而后起 , 昔人譬之为“折钗股” 。 圆者多转换而不断 , 昔人譬之为“屋漏痕” 。
胡小石所谓“方者多折 , 断而后起” , 看似武断 , 实则准确 。 即使以“筋”著称的颜体 , 如《颜勤礼碑》 , 其折法也大抵如是 。 如“君”、“群”、“里”、“隐”中的横折 , 尽管书写时未必断而后起 , 但以断而后起的方法 , 都是可以写出的 。 像“日”的横折 , 显然并未断笔 , 折时有顿挫 , 也有转的意思 , 可谓之折中含转 。 大抵所谓折法 , 其实质是两笔 , 断而后起 , 或者并不提起笔 , 通过顿挫而再作一画而已 。 呈曲线的点画 , 如卧钩 , 当然是转笔写成的 。 当然 , 楷书、行书中折法多些 , 而草书中转法多些 。 当然 , 这只是相对而言 , 多到一幅字 , 少到一个字 , 毕竟都是转折并用的 。 正如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所说:“盖方笔便于作正书 , 圆笔便于作行草 。 然此言其大较 。 正书无圆笔 , 则无宕逸之致;行草无方笔 , 则无雄强之神 , 故又交相为用也 。 ”不同书家 , 转折有所偏胜 , 也便形成不同的风格面貌 。 如同样是行草书 , 欧阳询《卜商帖》就多用折而偏于方 , 八大山人手扎就多用转而偏于圆 。
至于方笔如何写出 , 圆笔如何写出 , 唐以前人似乎少有论及 , 这些苛细的理论 , 往往后起 。 方笔既可断而后起 , 则另起笔时 , 也需切锋下笔 , 打开笔锋;即使并不另起一笔 , 而是顿挫以调整方向 , 也无非是略微驻笔 , 收拢笔锋 , 调整方向 , 然后再打开而已 。 如《书谱》中的“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断而后起;“庶”则是顿挫折笔 。 “广字头”的顿挫折笔并非横画没有收笔 , 而是照样收笔;收笔之后笔锋上移 , 然后斜向下笔 , 打开笔锋接撇画 。 如果横无收笔 , 则撇必无起笔 , 中间含含糊糊过去 , 也就折不是折、转不是转 , 不是方也不是圆了 。 也许是为了强调横画收笔 , 那种在“肩”部画一个三角 , 弄得跟垫肩一样的做法 , 则过犹不及 , 实在没有必要 。 许多初学者在临帖时 , 甚至反复顿挫 , 务必让肩头显示出来 , 结果弄成关节肥大的样子 , 正可谓脱裤子放屁也 。 相对而言 , 转法似乎小动作要少一些 , 只是画弧而已 。 但转的过程中 , 要避免刷子式的画弧 , 画出规整、“等宽”的墨线 。 画出等宽线的现象 , 在篆书中最为普遍 , 因为“篆尚婉而通” , 以写圆为基本规范 。 但是 , 此圆非彼圆 , 毛笔的运行 , 与圆规的运行 , 究竟不同 。 毛笔既有平面意义的画弧 , 还有笔杆与纸面角度的变化 , 以及笔杆的旋转 。 也就是说 , 书法中的圆 , 是三维空间里多种运动综合叠加的结果 , 而不是二维空间里平面运动的结果 , 尽管点画最终是平面的 。
另外 , 不能写圆 , 不会转笔 , 遇到圆转的地方 , 只好前半截是中锋 , 而后半截就偏锋 , 那就更是基本技巧尚未掌握了 。 沃兴华《论笔法》里讨论过这一问题 , 照引如下:
四是环转法 , 这种方法主要用在篆书上 , 明代赵宧光说:“篆法圆转相续处 , 若指不转 , 锋何粘续 。 ”他主张通过指和腕的环转运笔 , 将笔锋慢慢地调整到中锋状态 。 清代王澍说:“一笔中往往有半笔正半笔偏者 , 如‘因’字、‘国’字之方 , ‘风’字、‘九’字之圆 , 不解提笔 , 则上半中锋而下半偏矣 。 换笔 , 谓将大指微拈笔 , 则锋自中也 。 ”他主张为了保证转向的圆润流畅 , 运笔在转指的同时可以微微拈转笔杆 。 但是 , 这样写往往会流于软滑 , 因此遭到好多书法家的反对 , 他们主张寓方于圆 , 在转指转腕的同时略加提按顿挫 , 使线条有节奏变化和造型变化 。 刘熙载在《书概》中针对孙过庭“篆尚婉而通”的观点紧接着说:“余谓此须婉而愈劲 , 通而愈节乃可 。 不然 , 恐涉于描字也 。 ”所谓的劲和节就是略加提按顿挫 。 王澍的字 , 强调环转 , 邓石如的字 , 转中带折 。

相关经验推荐